为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体目标,聚力实施“沂源县教育三年提升行动”,历山街道学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规范 特色 名师 质量”四项重点工作。三年来,学区锚定目标,坚持四项重点工作携手共进,形成了以学区“读写奠基,责任相伴”为特色发展的主旨,学区与学校“1+3”模块相互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临近年末,为相互学习交流工作成果和经验,历山街道学区开展了学校“规范+特色”成果展示活动。
阅读领航 书香致远
振兴路小学构建了以“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浸润校园”为主旨的“阅读教学生态共同体”,其 “126” 特色教育框架尤为引人注目。“一体” 凸显学校在生态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两翼”强调社区与家庭如同飞鸟之双翼,为阅读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六大模块涵盖文化环境营造、多元课程开发、生态课堂构建、主题活动策划、亲子阅读推广以及书香社区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地为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夯实基础。
在展示环节,孩子们用童稚自豪的语言讲述了诗词与画、诗词与手工相融“诗意童年”。阅读区五彩缤纷的彩泥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井底的小青蛙、找水喝的小乌鸦,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变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童话读书卡的设计充满童趣,一个个生动的童话人物跃然纸上,增加了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绘本制作将故事情节、角色形象、插画和文字完美结合,开启了一场梦幻的童话之旅;以色彩为语言,以英语为载体,一张张精美的书签、贺卡,记录了自己眼中的四季,展示了对四季的理解和感悟。一幅幅精彩的阅读成果让书香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该校成功打造出书香校园、家庭与社区三位一体的阅读 “生态共同体”,荣获县 “一校一品” 先进单位殊荣,成为阅读教育的一面旗帜。
墨香沁心 书道育人
荆山路小学以书法为特色教育突破口,秉持 “一笔一画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的教育理念,精心雕琢校园书法文化。校内文墨苑、百书墙、书法特展厅、长廊等书法阵地错落有致;“兰亭斋社”书法兴趣小组汇聚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校报《荆小书苑》成为书法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校本课程《100 个关键字写字要诀》《书韵校园墨润心灵》为书法教学提供专业指导,配合 “四个一” 动态管理,确保书法教育扎实推进。
活动现场,虽是漫天飘雪却暖意融融,一幅幅高质量的书法作品精彩呈现,让人赏心悦目。低年级小学生一张张绘画作品色彩鲜艳、主题鲜明,充分展现出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一张张阅读记录卡、一篇篇读后感、一份份调查报告、一本本诗词小册子,记录一路书香的收获;一份份质量优秀的作业,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汉字神韵流淌在最美童年;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书写,娟秀灵动的汉字犹如串串美好的音符跃于纸上,淡淡的墨香在空中飞舞;“墨韵启稚慧 律动舞新少年”的书法操展演一招一式诠释着对书法的热爱;老师们的书法运笔自如,点撇横捺,或清逸隽秀,或浪漫潇洒,尽显书法艺术素养。硬笔、软笔、粉笔字的展示一撇一捺,一笔一画,细细斟酌,汉字的魅力在笔尖流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该校省级重点课题《关于提高学生书写质量的研究》的顺利结题,更是对该校书法教育成果的高度认可,逐步形成“书写人生,放飞理想”的办学特色,荣获县“一校一品”先进单位称号,为书法特色教育树立典范。
责任铸魂 品质立校
鲁山路小学聚焦“责任”教育,致力于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坚实基础。构建 “浸润责任文化,培育优秀品质” 的责任感教育体系,将责任文化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构建 “童心知责” 学科课程、“童心有责” 德育课程、“童心履责” 实践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开发《责任与我们相伴同行》责任课程,确立主题课程、社团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交融的课程模式,使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展示活动中,鲁山路小学着重从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家校共育、学科渗透四个方面进行展示。一班一策,一室一景。各班级老师对班级环创的思路、特色亮点、区域设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主题班会围绕“责任”设计安排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重在体现对学生心灵激发和对责任的培养教育;“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让孩子更懂奋斗进取,更敢直面困难,更会撒播温暖;经典诵读展演,展现出学生们学经典、诵经典、用经典的热情,孩子们在诗词中寻找作者的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贡献自我、承担社会责任埋下美好的种子。
该校省级课题《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充分体现了责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成功塑造独特的 “责任教育”特色文化,显著提升办学品质与内涵。
经过近三年的创新与实践,历山街道学区逐步形成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发展格局。下一步,历山街道学区将继续紧盯“沂源县教育三年提升行动”目标要求,在抓规范、强特色、塑名师、提质量上全面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奋力谱写历山教育发展新篇章。
(图文:历山街道学区)
编辑:宋尚建 王成明
责编:张 凯
编审:曾 辉
邮箱: yyjtjxuanchuan@zb.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