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潘浩
本报记者 孙浩然
近日,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区重点学校开展安全检查,聚焦校园智能预警系统覆盖与“六包一”帮教机制落实情况。去年以来,该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核心,构建组织领导、安全管理、多元帮教、智慧管控“四个体系”,累计投入警力1.2万人次,推动涉在校学生行政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35.2%、涉学生八大类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6.7%,实现负面网络舆情“零发生”。
高位谋划,构建组织领导体系
为落实“护校安园”部署,分局主要领导13次带队调研重点小学,围绕辍学儿童摸排、技防工程推进等环节,征求教体、城管等部门及镇街意见建议30余条,召开6次专题研讨会。出台《“携手护航、共育未来”工作方案》等文件,聚焦“护学岗安保”“学生欺凌防范”等四大领域,推动校园安全防控向“技防+智防”升级。
此外,分局实体化运行关工委,建立涉校风险防范联席会议机制,联动多部门压实“警、教、校、家”四方责任,形成“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帮教”全链条防护体系。
强化管理,打造安全防控屏障
分局创新“内保牵头、派出所配合”联合检查机制,每季度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等标准,对全区学校开展滚动式安全“体检”,围绕安全管理制度、安防设施等排查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已开展5轮检查,整改隐患159处。
针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特点,分局以驻校警务室为阵地,派驻专职警力监测学生思想动态,在重要节点联合教体部门干预异常思潮。对涉校涉生敏感案事件,实行“一警多派”机制,由内保部门牵头,联动多方力量,通过联席会议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全程闭环”工作模式。
多元联动,织密帮教关爱网络
分局创建家庭教育、网格治理、专门教育多元帮教体系,已帮助6名问题未成年人回归正途。在家庭教育方面,落实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作合作机制,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闭环,制发《家庭帮教责任告知书》,定期召开警、校、家三方联席会议。
网格化治理方面,对多次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建立“六包一”帮教机制,整合多部门力量实施动态管理,通过“走访+劝学+技能培训”模式,今年已帮助2名辍学青少年重返校园。
科技赋能,激活智慧管控体系
分局依托智慧警务建设,通过“护苗平台”校园管理模块,整合全区学校机构编码、师生人数等核心数据,打造校园基础信息“一张图”,接入校园及周边监控1100余路,涉校事件响应效率提升40%以上。去年12月,平台通过行为分析算法,成功化解学生异常动态危机。
同时构建“线上线下双循环”宣防体系,线下升级校园电子宣防屏90块,滚动播放防溺水、反诈等主题宣传片;线上研发“警校家护学联盟”小程序,本学期校园周边交通事故、学生受侵害警情均有下降,实现安全守护从校园延伸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