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大家对它的印象略有改观。以前网上常有同学说特别羡慕青岛大学的氛围,校园风景优美。
而且每年毕业时看网上的直播,总觉得学生和老师们都其乐融融、打成一片,感觉那样的氛围下读书应该很快乐。然而一所学校不仅应当营造好校园文化。
也应当确保学生和教职工们所享有的待遇符合他们的身份。像宿管大爷这类看似比较边缘的岗位,如果处理不好相关事宜,也会引发悲剧。
最近,青岛大学的张大爷永远地离开了大家,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同学自发地到大爷的小屋旁送花,还在网络上表达了不舍之情。
而这不舍当中其实还夹杂着愤愤不平。张大爷是青岛大学浮山校区的宿舍宿管员,今年已经65岁了,却因屋内超过40度的高温不幸离世。
而且大家发现时,大爷已经不是刚走第一天了。青岛大学确实是一所不错的大学,但和很多学校一样,对学生虽舍得投入经费。
可一些教职工的生活条件却比较堪忧。这位大爷的值班室仅有6㎡,里面不仅没有空调,通风还极差,旁边就是垃圾站。
大爷平日很受学生欢迎,因为他心地善良,自己舍不得花钱,却要给流浪猫买食物,有个电风扇也留给小猫们吹风降温。
毕业生扔旧物时竟发现,张大爷去捡他们的旧衣服和棉鞋用来冬天御寒,日常吃饭也只是清水煮挂面。为啥会这么窘迫呢?
原来最近曝光了一个内幕,大爷被拖欠工资长达8至10个月,由于他的工资属于外包范畴,所以学校方面似乎也不是直接责任承担人。
但是回想起张大爷带给青岛大学同学们那么多的欢乐与暖心时刻,大家还是觉得十分心疼。
不能因为他不是大学生,只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老人,且善良又节俭,就如此对待他呀。并且学生事后去实地查看,发现那里的高温环境都快达到43度了。
在这样的环境里竟然都没有空调,显然,哪怕是年轻力壮的学生也承受不住,不中暑才怪。
事后,有不少毕业生和在校生提出了一些疑问。比如,学校方面的预算其实是比较充裕的,每年毕业典礼时,有学生举例说学校能拿出30万作为购买鲜花的预算。
如此一来,确实给了学生们一个难忘的毕业季。与此同时,学校还投入125万资金建立了一个所谓的智慧宿管系统。
可为何这个系统既没给宿舍装上空调,也没有给张大爷这样的学校职工带来福利呢?据说,有的同学还想到让老人通过拾荒捡废品来维持生计这一办法。
可是,当他们把旧瓶子拿给大爷的时候,大爷竟然告诉他们,学校领导不让他卖瓶子,因为这样可能会有损校园形象。
大学生们关心这样一位陌生的大爷,或许会让一些家长感到意外,他们可能觉得学生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就是本分了。
但有时候想一想,其实很多老人的现状也就是我们的未来,大学生们现在看似风光无限,可当我们步入社会成为一名正式的工作者时,也不免担忧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尤其是现在很多985、211的学生,想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也相当不容易。所以,对一个宿舍管理员好,也就是对所有毕业生好,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温暖与善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