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株洲市第二中学一对双胞胎兄弟的名字,登上了无数人的朋友圈——哥哥王辅佐以677分高考成绩加“强基计划”叩开清华化学生物学专业大门,弟弟王辅佑凭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资格保送清华电子计算机专业。两张清华录取通知书,成为这对少年彼此生命中最闪耀的勋章。
“努力比天赋更重要”,当被问及学习秘诀时,兄弟俩的回答竟如此一致。这句话背后,是他们用无数个日夜写下的奋斗注脚。
他们的名字“辅佐”与“辅佑”,饱含着父母“互相帮衬、并肩前行”的期待。从小学到高中,他们始终同班,5厘米的身高差和一动一静的性格,成了辨识彼此的符号,也见证了同窗共读的深厚情谊。
高中分道时,兄弟二人各自踏上征途:哥哥主攻高考与强基计划,弟弟沉浸于物理竞赛。当哥哥在强基培训中遭遇难题,弟弟可以开着视频,一讲就是5个小时;当弟弟首次保送清华受挫,哥哥默默陪伴复盘,无言的力量穿透了沉默的夜晚。
竞争,在他们之间化作前进的鼓点。高一时哥哥仅排年级120多名,弟弟遥遥领先。然而当哥哥奋起直追跃至年级第一时,被“挤”下去的弟弟却由衷欣喜——“他上去了,我也得更快!” 良性竞争激发出的潜能,让彼此都在对方的映照下,跑出了更快的速度。
高强度学习后,兄弟俩的解压方式惊人一致——运动。“闷头刷题8小时,不如去操场跑两圈、打场乒乓球,”弟弟笑着说。奔跑时掠过耳畔的风,球台上全神贯注的挥拍,让混沌的大脑重获清明。“放松是为了更好地专注,这是我们找到的平衡。”
查分当日,哥哥看到677分的成绩,失落得说不出话——这远低于他的预期。弟弟只是安静地守在旁边,不追问,不打扰。而当哥哥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录取的喜讯传来时,弟弟激动得跳了起来。悲欢之中,那份无需言说的理解与支撑,成为最坚实的依靠。
这个暑假,两兄弟已在为清华生活做准备:预习课程、担任助教,偶尔宅家小憩。未来清华园里,“辅佐”的担当与“辅佑”的温情,仍将如两条坚实的臂膀,在新的战场上并肩向前。
人生赛道从不拒绝天赋的绚烂,却永远为脚踏实地者敞开终点。
王辅佐、王辅佑的故事里没有奇迹般的顿悟,只有日复一日的笔尖沙沙作响;没有孤独的冲刺,只有另一个身影在奔跑中投来的目光与力量。所谓“学霸兄弟”的光环下,是努力赋予的底气,是陪伴滋长的勇气。
当你感叹他人成就时,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是否比昨天更靠近目标一寸?是否有人与你共执灯火,在长夜里彼此照亮?
真正的荣耀,从不在天赋的起跑线上闪耀,而在汗水浸透的脚印里,无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