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教育圈又传来一则噩耗,北京大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刘崇俊教授不幸去世了,年仅42岁。
据悉,刘教授是 1983 年出生的,今年才 42 岁,长得挺帅,看着文质彬彬的。他突然走了,这不仅让身边的亲朋好友特别伤心,也让好多网友心里不好受。
刘教授去世的事儿一传开,他的几个好朋友先后发了文章表示哀悼。据朋友讲,刘教授在 24 年 12 月 18 日晚上突然脑干出血,接着就被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刘教授有一阵儿脱离了生命危险。
刘崇俊教授今年 42 岁,这个岁数正是精力旺盛、能干大事的时候,他走了,这对他家来说简直就是没法承受的惨事儿,对南京理工大学也是个大亏空。
听说,刘崇俊教授本科是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念的,本科读完后,保了本校,接着在科技哲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的刘崇俊教授
刘崇俊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那会就发了好多文章,当中有 8 篇是 CSSCI 来源期刊上的。
看照片,刘崇俊老是戴着一副眼镜,看着文质彬彬又很谦虚,长得挺好看,待人处事大家都觉得不错。他的好些学生知道这消息后可难受了,有的说 12 月份的时候还见过他,还上过他的课呢,这生命真是说变就变啊。他是让人忘不了的老师,上课挺和气,课间会给他们放冥想音乐,还会跟他们讲自己的生活经历。
2018 年刘崇俊教授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公派出国访学的机会。刘教授自己一个人去了英国肯特大学,访学了两年,2020 年初回到了南京。
好友感叹说他和刘崇俊是多年的同学兼好友,工作也分到一块了。而且都在同一个学科,带的研究生不一样。因为两人关系特别铁,研究生也经常一起带。让彼此的学生能有不同的导师指导。
2024 年 12 月 18 日的大半夜,刘崇俊教授突然脑干出血,身子都快瘫了,可他还是靠着最后的那点劲儿拨通了 110 报警电话,靠着定位这才及时被救了。
但是,这份在孤独里的坚强还是没能留住他的命。这病短短两周后就把他带走了,留下了还没做完的学术研究,没实现的个人想法,还有好多人对他的怀念。
有个细节让人心里特别难受:病来了,他只能自己对付,用很轻很轻的声音和特别顽强的意志求救。
这种孤独可能不光是身体上的,也是在学术这条道上一直以来的样子——在学术的压力、职业的发展还有健康的难题一块儿压过来的时候,他选了坚持,而不是跟人诉苦。
在教学这块,刘崇俊的成绩也特别好。他好几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的 PPT 大赛,学生还得奖了,还多次带着学生完成社会调研报告,有好多份报告都拿到了省级的一、二等奖。他还指导了好多硕士研究生写出了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一篇还被推荐为省优秀硕士论文的候选人。
刘崇俊活着的时候还特别积极地参加学术组织的活动,当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的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风险治理与人类安全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这些职务。
刘崇俊是 1983 年出生的,2002 年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因为成绩特别好,被保送到本校读科技哲学专业,后来去河北的一家高校工作,工作的时候又考上北大读博士,后来在南京的高校上班。可是,老天不开眼,刘教授正准备好好为国家做贡献的好时候,生命突然就没了。
就在刘教授去世的同一天,媒体报道说同济大学有个在读的女博士杜梅生病去世了,她才 30 岁,还没参加工作呢,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
杜梅博士得的是十二指肠的病,知道情况的人说可能是长期学习熬夜,吃饭、作息都没个规律造成的。
刘崇俊教授走了,这不光是学术界的损失,也是咱们整个社会的损失呀!咱们都盼着他能给国家、给社会多培养些优秀的人,能在学术方面做出更多厉害的成绩,可这一下子全完了。这能不让人难受,不让人可惜吗?大伙一定得珍惜身边像刘崇俊教授这么优秀的人,珍惜他们给咱们带来的知识和精神上的好东西。
刘教授突然走了,好多人在评论区留言。都说自己心里难受,舍不得刘教授。刘教授的姐姐也在评论区谢谢朋友们的悼念。
刘教授这一走,对咱国家的科研学术界真是损失不小。希望刘教授一路走好,在那边接着完成自己没做完的梦。
网友说:英年早逝,遗憾呀!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保持良好的作息,健康的心态,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也有网友说: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英年才俊早逝啊?这不仅是亲人的痛,更是社会的巨大损失!国家该出手干预了!
还有网友说:高校年轻人压力山大,太卷了!一个个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怎么样给年轻人减压,让年轻人活得轻松一点,快乐一点!高校年轻人压力山大,太卷了!一个个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怎么样给年轻人减压,让年轻人活得轻松一点,快乐一点!
更有网友说:大学老师真的太累了,不只科研、授课、项目、还有论文的压力,特别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一些刚出大学校门的博士博士后们真的承接不了,相对国外的大学教学环境更人性化,人际关系也简单,为啥不能给他们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呢?人才是强国之本,以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就像一个家庭 ,重视教育的家庭才是有希望的家庭,国家也一样。
刘教授,您一路走好!盼着您在另一个世界,能接着干您想干的事儿,把没做完的研究弄完。您的事儿,大家会一直记着的。我们呀,也会记着您对学术的喜欢,记着您对学生的好,记着您那温柔的笑模样。但愿天堂里没痛苦,您安息吧。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作者,作者会第一时间删去作品。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和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