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汇聚古今中外知识,藏着经典与前沿成果,更为学子打造静谧学习空间,如北京联合大学的图书馆。
北京联合大学的图书馆规模可不小,截至2024年9月,总面积达到28423.4平方米。这意味着该校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能够安静地学习、钻研。而图书馆的藏书更是丰富得让人惊叹,拥有纸质图书320.35万册,而且当年还新增了40921册,算下来生均纸质图书有138.54册,这相当于给每个学生发了2.3个《新华字典》厚度的知识大礼包。
除了纸质书外,北京联合大学的电子资源也相当给力,88.67万册电子期刊,1257.59万册学位论文,169539.5小时音视频。从这些数据就能看出,该校在图书资源的投入上那是下了大功夫,就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但北京联合大学学子们才不满足于“藏书量王者”的虚名,2023年图书流通量17.97万册、电子资源下载量338.75万篇次的硬核数据,直接暴露了学子们的“学习型社牛”属性,也表明该校学生充分利用了图书馆提供的各种资源。
而且,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的功能也很强大,主动提供面向学科、个人、机构的情报分析服务,还能与北京地区近80余所图书馆以及全国100余所高校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不仅如此,北京联合大学校内还建有数字化自主学习中心、移动图书馆、现代化多媒体视听室等,通过集约化数据资源中心,所有校区实现教务、学务、科研等20余个应用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全方位满足师生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迭代需求。这些图书馆的情况侧面反映出北京联合大学的学风相当不错,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校也在全力为大家打造优质的学习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的“用户思维”也引发同行关注。学子们在现代化多媒体视听室戴着VR眼镜研究敦煌壁画,在跨校区数据共享系统里围观隔壁学院的实验数据,这种把图书馆从“藏书仓库”升级为“学术社交综合体”的玩法,再度“引燃”学生们的求知热情,年度电子资源访问量可接近600万次,这数据直接让不少学生感慨:刷馆次数才是朋友圈凡尔赛新标杆。
不过北京联合大学的“学风密码”可不只在图书馆硬件。当别人家学生还在为毕业论文掉头发时,这里的学生已通过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把文献综述写成行业前沿分析报告;当部分高校的馆际互借还停留在纸质书时,该校学子早已实现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的电子资源实时共享,相当于手握“学术版全国一卡通”。而这些学生,后来也成为用人单位抢着要的“数据分析狂魔”。
综合来看,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和完善的功能,展现出优良的学风。在这样的环境里,学子们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这,也是Z时代学风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