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区幼教合同制上周五结束了笔试,7月30日可以查询笔试成绩。7月31日考可以查询笔试排名;按照钱塘区考核节奏通常比较快的风格,这次的面试预计会在8月2日或者8月3日,那接下来的面试考什么内容,如何能在面试中取得高分,下面,我们就围绕钱塘区幼教合同制的面试形式及内容给大家梳理一下,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一、 考核方式
钱塘区幼教合同制去年的考核形式主要是试讲和技能测试,其中模拟上课7分钟,学科相关技能测试38分钟;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模拟上课占60分,学科相关技能测试占40分。
二、真题再现
【24年8月面试真题】
考核形式:试讲+技能测试
模拟上课7分钟,学科相关技能测试38分钟;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模拟上课占60分,学科相关技能测试占40分。
试讲:《动物运动会》运粮食
画画:《杭州之秋》(要求:至少表现出两个杭州元素)
讲故事:关于遵守红绿灯规则的主题
弹唱:《小篱笆》,有两段,时间比较长
舞蹈:自备
备注:故事弹唱都没时间准备,上场直接给。
三、试讲
幼教面试试讲是必考环节,时间一般在7分钟左右,关于试讲该如何准备,我们结合真题以及考试会涉及的内容来帮大家一起梳理并分析一下:
(一)了解五大领域:健康、社会、艺术、语言、科学,并进行不同领域特点的设计;
1、 健康领域
重视身体发展与安全意识,设计富有运动性的活动环节,增强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与合作意识。
比如真题中“运粮食”可以设置“接力赛”形式,鼓励幼儿在跑、跳、拿、放的过程中锻炼体能与合作。强调游戏规则与安全,如提醒“不能推挤”“遵守顺序”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自我保护。
2、 社会领域
培养规则意识与集体观念,在活动中自然融入规则教育和社会交往情境。比如设置角色扮演:如小动物们要协作搬运粮食,引导幼儿体验角色职责。然后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遵守轮流等规则,渗透“团队合作”“遵守秩序”的教育意义。
3、 艺术领域
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增强趣味性,巧用音乐、动作、绘画等形式提升课堂氛围与表现力,开场或结束时加入童谣、节奏游戏(如“我们一起搬粮食”儿歌节奏),增强参与感。课堂结束可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动物运动会”场景,作为延伸活动。
4、 语言领域
注重语言表达与倾听习惯的培养,比如在讲述、提问、对话中发展幼儿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试讲中多用启发式提问:“你觉得小动物怎么搬粮呢?”“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还有教师语言要清晰、有感染力,运用生动词汇和语调调动幼儿想象力。
5、 科学领域
激发探究兴趣,渗透认知发展,比如围绕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分类、比较等初步科学能力。可设置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动物的搬运方式,比较“谁搬得快”“谁力气大”。简单介绍“秋天到了,动物们要准备食物过冬”等自然知识,启发幼儿对动物习性的兴趣。
(二)合理的时间分配
试讲只有7分钟,但是环节内容比较多,而超时是大忌,试讲时间保持在六分到六分半即可;平时练习试讲的时候要使用计时器,控制在六分半左右,不要过短或过长,增加练习次数,并且使用计时器可以让大家对时间的把控上更加稳定。
(三) 有效互动
1、设计具体、生动、有层次的互动问题或游戏环节,目标清晰、操作明确:每一次互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比如识别动物、理解运动方式、锻炼表达能力等。多样化互动形式:如提问、猜谜、动作模仿、小任务挑战等,避免单一提问。设想幼儿反应,预设回应策略:你可以边提问边补充“你们说‘小猴子是爬的!’对不对呀?对,小猴子爬得快极了!”
2、利用语言语气、肢体动作与情境调动“假想”幼儿参与感,语气亲切、充满情绪变化:用童趣十足的语调制造课堂氛围,吸引“假想”幼儿参与。善用“我看见你们”式模拟语言:表达你对幼儿反应的“观察”,增强真实性。配合肢体演示与表情动作:引导性动作如“跟我一起动一动”“我们一起来运粮”,能让评委感受到你对幼儿行为的预测与调动能力。
四、技能测试
钱塘幼教去年五项技能都有考核,分别是:弹、唱、说、画、跳;其中弹钢琴和唱歌合在了一起,边弹边唱,接下里,我们就来看看各项测试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一)画画:主题表达+构图能力
1. 选好工具,效率为先 建议使用马克笔,色彩鲜艳、操作便捷,无需清洗笔刷,适合考场快节奏应试。
2. 从基础到组合,稳步提升;基础薄弱者:先从单个元素练习,逐步积累。基础比较好的:可直接进行主题创作,练习场景构图与创意表达。
3. 先构图再上色,避免零散,构思时应“整体先行”,建议用铅笔轻勾结构框架,再用记号笔勾线,最后统一上色,形成完整、有层次的画面。
(二)说故事:表现力+结构感
1. 情绪带动,避免平铺直叙,表演时情绪要丰富、有层次,如模仿小动物过马路时的惊慌、犹豫等情感,提升故事张力。
2. 巧加对话,丰富细节,增加角色对白和动作描写。例如:“红灯亮啦,小猴子停住脚步,说:‘我要等绿灯才走!’”通过对话增强临场感,也能拉长故事时长,避免内容单薄。
(三)唱歌:音准+表现力
1. 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儿歌内容简单,重点是每个字都要唱得清楚,语句自然流畅。
2. 保持音准,避免跑调,平时可以使用简谱、钢琴App辅助练习,反复打磨高低音控制。加入情感与动作,展现童趣可适当配合面部表情、简单手势,如拍手、招手等,加强表现力,体现与幼儿互动的能力。
(四)弹琴:配合唱歌+节奏准确
1. 沉稳开场,调整心态,坐下后要稳住情绪,保持自信,从容开始。避免匆忙弹奏导致节奏紊乱。
2. 无前奏可用尾句替代,若曲子无前奏,可用最后一句当作前奏,帮助准确找到起始音高。
3. 弹唱协调,节奏分明,要与歌曲性质匹配弹奏速度,注意切分音、连音等细节,做到流畅、自然、不抢拍。
(五)跳舞:动作编排+神态表现
1. 掌握基础动作,灵活组合,民族舞如藏舞、傣舞等需掌握基本手位、步伐。儿童舞建议学习考级内容,动作要活泼、易模仿,适合教学场景。
2. 注重表现力与感染力,配合眼神、表情、手势,展现律动感与童趣。儿童舞蹈不追求技巧复杂,关键在于亲和力和互动感。
3. 准备音乐与舞段,避免空白,日常应准备2-3段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并练习即兴动作拼接与节奏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