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开始中考总分增加20分,变为630分,此外部分学科的考试方法也进行了改革。具体变化有哪些呢?老师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中考改革方案,2026年起深圳中考分数有较大调整,总分从610分变为630分,部分科目分值和考试方式也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计分科目及分值:
语文:分值仍为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数学: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外语:分值100分,其中笔试75分,听说25分,笔试考试时长70分钟。
物理、化学:合共12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物理考试时长60分钟。
历史:分值为70分,考试时长60分钟。
道德与法治:分值为50分,考试时长50分钟。
理化实验操作:单独计分,满分20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10分,化学实验操作10分。
体育与健康:总分50分,含过程性评价。
考试方式变化:
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考生可携带教科书等纸质资料参加考试,但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或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违禁物品。
物理、化学和历史、道德与法治:从合卷考试调整为合场分卷考试,各科目考试时长相应调整。
体育与健康:增加过程性评价,原 “考两项” 调整为 “考三项”,球类运动列为必考项目。过程性评价共14分,包括体质健康测试9分、体育课堂参与3分、体育通识机考2分。
信息科技、艺术:学业水平考试由各区组织调整为全市统一命题,各区组织实施,实行计算机考试,成绩以 “合格 / 待合格” 呈现。未参加考试的考生,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不能投档。
一、《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适用于哪些学生群体?
该实施意见针对的是自2026年起,参加深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所有考生,这包括了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入学的七年级学生。
二、如何呈现各科目的考试成绩?
学生的各科目成绩将通过两种方式来呈现:具体分数和等级。每个科目的等级将根据原始分数来确定,等级的划分及比例如下:
1. A+等级:前5%
2. A等级:接下来的20%
3. B+等级:随后的25%
4. B等级:在接下来的25%
5. C+等级:之后的20%
6. C等级:最后的5%
对于信息科技和艺术科目,成绩则以“合格”或“待合格”的形式呈现,以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掌握情况。
三、各科目的考试方式和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在深圳的中考改革中,考试方式的多样化成为一大亮点。道德与法治科目采用开卷笔试,而语文、数学、历史和地理则采用闭卷笔试。外语考试不仅包含笔试,还增加了听说测试,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
具体的考试安排如下:
1. 地理和生物学(包括实验操作)、信息科技的考试将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
2. 艺术科目的考试则安排在九年级上学期。
3. 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含听说考试)、物理(含实验操作)、化学(含实验操作)以及体育与健康的现场统一考试,均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
四、为何深圳中考现在包括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成绩?
将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纳入中考计分体系,是为了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依据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相关实施意见,从2024年开始,生物实验操作成绩将被计入中考总分,而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成绩则从2025年起纳入。
此次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操作成绩的计分地位,并适当提高了其在总分中的比重,这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为什么体育与健康科目增加了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日常锻炼和学习过程的考核,符合教育和体育发展的规律。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备考压力和训练负担,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建立结合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的考核机制。广东省教育厅在《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科目的考试将以实践测试为主,纸笔测试为辅,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此外,初中每学年将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总分。
六、为什么道德与法治科目改为开卷考试,以及考生可以携带哪些资料?
将道德与法治科目调整为开卷考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考虑:首先,这一改变有助于减轻学生对于机械记忆的依赖,降低学习负担;其次,它鼓励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整理、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最后,这一改革也推动了人文学科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创新,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开卷考试中,考生可以携带纸质资料,如教科书等进入考场,但不得携带手机、电子存储设备等违禁物品。此外,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形式由原先与历史合卷考试调整为单独场次进行,具体的考试安排和规则将遵循市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