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北京某老牌学校暴雷?民办学校进入大浪淘沙期!
开心田螺
2025-08-19 08:02:50
0

今天,北京国际学校圈里突然传出一个“大瓜”:某老牌民办学校突然暴雷了!学校给老师发了通知,通知大部分人都停业待岗,连N+1的补偿金都不给。

虽然这条传言目前无法核实真假,学校也没有官宣要停业。但我们要说的是,无论是真是假,这条消息都揭开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国际学校行业,的确很难做。

很多学校资金紧张,很多学校招生困难,但同时,另一些学校却招生火爆,一些投资人甚至开办新学校或新校区。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情况呢?

01

生源断崖式下跌

“今年学生没招满。”在这个暑假,很多国际学校的招生老师私下里这样表示。虽然今年学校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终的招生数字却让很多人心惊肉跳。

临近开学,大家一直担心的事,突然被某所老牌学校的“瓜”点燃:据传言,这所学校换了校长后,学校的风格大变样。临近开学,学校给老师发了通知,通知大部分人都停业待岗,连N+1的补偿金都不给。学校之前有150个学生,目前剩下的也就只有50多个。而且据说今年该校被曝招生很困难,资金链紧张。

这则不知真假的消息,在圈内突然流传开来,也代表了从业者们对自己学校某种隐隐不安的心理。

其实,从3年疫情期间,很多国际学校的从业者就担心,会不会招生遇到困难?但疫情期间,除了“出不去”的时候有过一阵短暂的“借读”潮后,国际学校的招生其实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但今年,国际学校的凛冬,终于开始了。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选择国际教育的生源在大幅减少。这直接导致今年3类国际化学校的招生都呈现出跟往年不同的景象。

为了区别于公办学校或走中高考体系的民办学校,约定俗成里,有3类学校都会被划入“国际学校”范畴:一是狭义的国际学校,就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二是公办学校国际部;三是走国际方向的民办学校。

我们分开来看这3类学校今年的情况:

首先说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北京目前共有21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包括大家熟悉的德威、京西、哈罗、顺义国际等。这些学校之前完全不发愁生源问题,招生一直火爆,甚至很多人都在打听有没有“走关系”的渠道。但因为其“外籍人员子女”属性的限制,其招生时对身份的要求一直非常严格。

但今年,这类学校的招生“松口”了。一直不在其招生范围的“美宝”“港宝”都可以报名,而且基本上报了就能录取。

为什么?因为目前外籍家庭子女在北京读书的人数明显下降,学校不得不开了口子,让以往并不完全符合身份要求的“美宝”“港宝”进来,弥补学费的不足。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不是所有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了口子后,学位都能被填满。有个别往年已经走到“绝路”的学校,今年基本已经在悬崖徘徊。何时跳下或是否能峰回路转?就看投资人能不能找到天使申出的手。

同样遇到招生困难的,还有一直高高在上的 公办校国际部。与外地不同,北京公办学校国际部因为生源良好,每年国外大学申请结果也是最亮眼的。生源好——申请好——生源更好,公办校国际部这些年的招生进入到了良性模式。很多学校的中考分数线(没错,北京公办校国际部需要通过中考才能进)水涨船高。

但今年,公办校国际部也遇到了招生难题。今年春季一开学,以往高冷的国际部就开始了校园开放日,还有一些学校早早就答应了“死签”。但家长们今年却冷静得出奇,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交出报名表。

等到中考结束,第一梯队的国际部要么没有招满,要么降分录取。而第二、三梯队的国际部,很多被传出分数线降到了不可思议的低。

此外,很多家长群中传出消息,一些公办校国际部甚至开了招非京籍的口子,当然,这些孩子进来后没有学籍。

为什么?报名的人太少了!

相比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公办校国际部,在市场上打拼的国际化方向的 民办学校,今年则结结实实地在招生上发了愁。

虽然各校的招生部门想出各种办法去招生,但相当比例的学校没有达到预期。一直到暑假,很多学校招生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私下里坦陈,今年招生任务完成得不好。

02

几大原因导致招生遇冷

之所以招生遇冷,这其中既有社会大势的原因,也有学校自己的原因,我们来分别跟大家分析一下:

先说大环境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形势太差!

很多家长没钱了,自然不会选择国际教育。“中产破产三件套,买房卖车国际校”,这个顺口溜的出现,把国际学校这个本来相对小众的选择,摆在了大众的台面上。公司倒闭了、中年遇裁员,国际学校最大的家长群体:中小公司老板和大厂高层突然没钱了,自然首先减掉的就是国际学校这个高消费。

二、国际形势太差!

本来没钱了就够闹心的了,结果遇到了特朗普,一下子让很多本来想让孩子去美国的家长改变了主意。要知道,中产最想要的就是稳定。但一个不确定的美国,让很多人开始犹豫。

三、就业形势太差!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本来是东亚文化中最触动老百姓心理的部分。因为,这里面代表了家庭的希望。只要能让孩子读书,孩子的未来就不会差,家庭甚至整个家族都能受益。

但如今,家长和年轻人们突然发现,别管藤校还是北清,文凭在董小姐之流面前已经不值钱了。既然读书的性价比这么低,哈耶普斯麻回来也要考公,那么还不如把留学的钱给孩子剩下来。

据观察者网报道,一位斯坦福博士报考乡镇公务员被录用。

再来说学校的原因,大致也分几个方面:

一、学校不能满足家长需求

无论是哪一类国际化学校,大多数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能在大学申请上获得好的成绩。但很多家长发现,有一些学校的成绩并不好。虽然钱没少花,但孩子最终拿到的offer却不能让家长满意。这就导致接下来的家长在选择国际学校时,产生了不信任。

有的学校,自身的定位跟家长的期待完全错位。一些家长们想找一所管得严、出口好的学校,但学校却总云淡风轻地说自己只培养全人素养,不看重大学申请结果,于是在家长中的口碑越来越差。

有的学校,宣传跟实际不相符。比如一些家长们看重学校的成绩,学校也的确每年都拿藤校牛剑当卖点,结果家长进去以后才知道,这些offer居然只集中在一两个学生身上,等于学校的成绩跟大部分家长没关系。还有的学校,重金“购买”外校学生,最终的成绩其实跟学校关系不大。让很多家长直呼上当。

二、最坚定的人群转学了

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国际教育最坚定的追随者。这类人早已财富自由,孩子们将来大概率也不需要找工作。这部分人群因为不满足于目前国内的教育,在国际学校读个一年半载后,就直接去美国英国读初中或高中。这是国际学校老师最遗憾的生源流失。

三、学校的管理出现问题

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现在很多国际学校,要么管理层常年内斗,今天走一个校长,明天走一批老师,造成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特别混乱。

还有的学校,高中部和初中部不是一个合作方;有的学校,同年级的不同班型都不是一个合作方。这种混乱的管理,让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从一而终的教学方向和模式,让得知真相的家长们选择了退出。

四、从带搭不理到高攀不起

这类学校集中在头部的公办校国际部和民办国际学校上。这类学校往年成绩较好,吸引了众多家长的目光。因为不愁生源,学校的老师们往往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当今年露出生源不好的苗头时,这些老师又摇身一变换了嘴脸。这种转变让家长们感觉接受不了,觉得他们不配为人师表。

03

学校各出奇招应对

不论是大环境的原因还是校内的原因,国际教育遇冷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能把危机转为机遇,如何能在大浪淘沙中留到最后,这其实是更多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看来,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投资方采用了不同的方法。目前学校是怎么做的呢?

一是加大投入。

这种学校的资方往往财大气粗,他们看到的是危机过后的机遇。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很多人唱衰国际教育时,很多本来就是头部的学校,开始扩大校区甚至在外地开学分校。比如,最近上海好几所头部学校,都在大兴土木。比如一些已经在当地办出口碑的学校,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再开新校。

这类学校基本都是头部学校,他们身处高地,招生的水深火热基本烧不到他们身上。他们对未来的判断就是,他们一定是最后留下的那一拨学校。如果将来形势好转,随着新一代中产再度崛起,那时才是他们大展宏图的时候。

二是报团取暖。

“活着”,不仅是房地产企业的一句口号,对于国际学校而言,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中小规模的学校,开始采取报团取暖的模式,希望能让自己度过这个凛冬。

三是增加赛道。

选择国际方向的家长少了,那么就意味着选择国内中高考方向的家长多了。所以,今年有更多的民办学校,在国际赛道的同时,又加开了加大了国内赛道的招生。只要能把孩子招进来,学费少一些也不怕,基数更大啊!

四是提高学费。

提高学费?你没看错!随着就读人数减少,很多学校只能用提高学费的招数来保证学校的收益不减少。但这一招其实是双刃剑,用得不好有可能会伤及自身。

04

大浪淘沙中谁能留下

以上做法都看似有用,但有可能都没用。因为最根本的一点,却在于学校是否能守住教育的初心。

所谓“初心”就是,教育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产业。如果只是一味地想着挣快钱,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汉堡,把家长当成普通的消费者,那随着家长越来越清醒,行业越来越透明,学校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教育是一个慢产业,其口碑与影响力的建立,需要一个至少“三年起”的过程——当年招进来的学生,至少3年后才毕业。只有那些坚持品牌意识的学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所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最终的解局都一定是失败。

但现在很多学校,董事长给校长和总监下的都是根本完不成的KPI,于是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长和总监们走马灯似得换,但学校的口碑则越来越差。

总之,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学校更需要沉得住气。只有那些能坚持教育初心的学校,才能在风雨飘摇过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大浪淘沙,才能留下相对更好的学校,我们家长才能给孩子选到更适合的哪一所。

谁能坚持到最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桥镇第四届少儿防溺水绘画比赛... 8月16日上午,花桥镇在综合文化站成功举办“花桥第四届少儿防溺水绘画比赛”,29名当地爱好绘画的小朋...
专属定制学生们的“成长方程式”... 在往期的 “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报道中 我们了解了优秀班主任们 别具特色的育人故事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
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202... 阳光讯(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徐慧玲 )8月9日,“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应用型高校大思政建设联盟202...
还没定下9月去哪读大学?英国莱... 还有宝子没定下9月去哪儿读大学吗? 尤其是普高同学,刷着朋友圈,看别人准备9月开学,自己却有点心慌:...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属于七律的诗句... 您似乎没有完整地提供诗词的名称或者更多的内容,因此我无法直接为您选择。如果您能提供完整的诗词名称或者...
高质量陪娃过暑假,父母莫充当“...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近日刊发文章,题为《父母不是监视器:别让孩子的暑假毁了父...
暑期兴趣班“热力值”拉满 培养... 暑期中 各类兴趣班成为一些孩子生活的组成部分 那么 今年的暑假兴趣班有多热闹 家长们又给孩子报了哪些...
德云社家产之争落幕了!郭麒麟用... 同样是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可郭德纲对待大儿子的态度和对待小儿子的态度,真的只能用截然相反这个词语来形容...
@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活动来了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技工院校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 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