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人的破局选择|首批早教生不挤幼儿园,偏把课堂“搬”进家庭
开心田螺
2025-09-09 17:37:25
0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张晓文 白应婵 济南报道

编者按:出生率下降让幼儿园面临挑战,但教育需求从未消失,只是以新的形式呈现。这个教师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幼教人的破局选择”特别报道,展现教育职业的新出路,记录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职业群体。

“特特会说‘car’了!”刚结束入户指导,宝妈就给朵拉发来消息。2岁的特特曾因不会说话让家长焦虑,如今不仅能说中文,还能蹦出英文单词。这样的改变,对“95后”高级家庭育儿师朵拉(化名)来说,不过是日常工作里的寻常片段。

作为山东女子学院全国首批早期教育专业毕业生,朵拉没走“进幼儿园”的常规路,她选择成为上门服务的家庭育儿师。当下,出生率下降,精细化育儿需求却在看涨。她的选择,成了年轻人突破职业边界的新样本。

从课本到孩子,摸透0-3岁成长规律

成为家庭育儿师前,朵拉在校园里就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带着“实战感”。

2016年入学后,早教教研室的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开展公益亲子活动。身为班长的朵拉,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在亲子活动实践中,她摸清了婴幼儿的各种表现,也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

比如分离焦虑,不同孩子表现不同,得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针对性解决。再比如空间感知能力培养,看似抽象,其实让宝宝玩纸盒垒高搭建,在游戏中就能锻炼,不用非要买高价玩具。还有“抓、握、撕、拿、穿”等精细动作,家长常忽视,可多做练习,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高级神经中枢”。

有了足够积累,她们形成了完整体系。2017年,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她们拿下了省赛银奖。

2019年毕业,朵拉进入济南一家高端托育机构。在那里,她发现了问题:老师们总忙着哄哭闹的孩子,却没有思考背后的原因,更没想着预防问题的发生。“有些老师只盯换尿不湿、喂饭,我却总琢磨孩子哭的原因,到底是想妈妈,还是想要的玩具没拿到?”

这份“较真”让她脱颖而出:发现机构没统一流程,她就自己写。这套流程被机构采用后,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后来,朵拉和朋友合伙开托育机构,从装修颜色到家长沟通,她都亲力亲为。

早期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朵拉,没走“进幼儿园”的常规路,而是选择成为一名上门服务的家庭育儿师。

可慢慢地,朵拉发现自己更爱和孩子打交道,“搞运营、算成本,我一头雾水。我还是想琢磨怎么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提升宝宝的专注力、自信力、主动性,解决宝宝不会说话、感统失调这些生理问题。”

在朵拉看来,年幼的儿童主要靠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学习。课程方案不能照搬课本,得进行本土化改造。要基于孩子的兴趣,加入季节、民俗文化和生活元素,综合设计课程。

春天,带孩子探寻《颜色的奥秘》;夏天,上食育课品尝《美味的沙拉》;秋天,一起收集落叶;冬天,教孩子剪窗花。遇到专注力只有几十秒的宝宝,她会耐心陪伴观察,自制教具引导,用心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不做“陪玩师”,要当“育儿医生”

正是想更精准地帮到孩子,朵拉转向了入户指导服务。现在,她服务的0-4岁孩子里,有像特特这样有双语启蒙需求的,有因分离焦虑哭闹的,还有像米粒一样专注力不好的,而她的角色,更像一名“教育医生”。

刚接触特特时,孩子2岁还不会说话。特特妈妈从国外回来,既焦虑又纠结。朵拉没让孩子“死记硬背”,而是制定了个性化指导方案:教“啊”“撕”等简单发音,让家长配合“指物说词”,给孩子读大量绘本,帮家长建立家庭语言氛围,疏解家长的焦虑心理,同时输入中英文。

过程中,朵拉每周都会向特特妈妈反馈进度。一句“今天特特会模仿‘bang’的发音了”,就能给家长建立信心。持续不断地输入有了效果,快三岁时,特特趴在她身上说“小汽车”“car”,渐渐进入了“语言爆炸期”,成了“小唠叨”。特特妈妈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朵拉看来,她的角色,更像一名“教育医生”。

面对有分离焦虑的宝宝,朵拉也有办法。曾有个11个月的宝宝,妈妈一离开就哭闹。朵拉没有硬哄,而是帮孩子脱敏。她有“七步独家妙招”,陪孩子建立情感链接,带宝宝转一转,换个空间,或玩扔球游戏,帮孩子转移注意力。

慢慢地,孩子的分离焦虑感消散了。现在,宝宝能独立和朵拉上课,对给出的每一个指令,都能清晰领悟。

“宝宝妈妈觉得特别好奇:家长让孩子拉臭臭,孩子不听。可我去上课的时候说‘朵拉老师来了,小宝要上课了,你先拉完臭臭’,孩子接着就去了。这其实是孩子对我极度的信任。” 朵拉说。

每次上门前,朵拉都会和家长沟通预期。“孩子可能会哭闹、乱跑不配合,有的家长看到这种场景会焦虑。”但朵拉从不强迫孩子,她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会清楚地告诉家长:“不是‘教’孩子,是‘引导’孩子。”

也有家长质疑:“10个月宝宝抽棉签有啥用?”朵拉会耐心解释:“这是帮孩子练精细动作。看似简单,可过程中不仅能锻炼脑部神经,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也会慢慢提升。”

托育“小而精”,年轻人的新赛道

从校园里的实践活动,到如今的入户指导服务,朵拉的职业路,恰好踩中了当下育儿服务的新需求。尤其在出生率下降、幼儿园招生难的背景下,她的探索,成了新一代育儿服务的样本。

“我觉得自己有使命感。”朵拉说,“不是生下来就定好要做什么,但干一行久了,身上就有了责任。我好像就是要帮这些孩子和家长,解决点实际问题。”

从业十年,朵拉见证了托育行业的变化:最早,只有高端写字楼里有托育机构。现在,社区里的普惠托育点、小区里的家庭式托育越来越多。

“未来肯定是‘小而精’的方向。有的家庭需要楼下送托的便利,有的想要大户外空间,有的希望老师‘一对一’关注。不同需求,会催生出不同的托育形态。”朵拉说。

她甚至设想过未来的样子:在小区里开个“育儿研究工作室”,不用大场地,能给家长做育儿咨询,帮孩子做成长测评。再设计一个适龄的观察室,让家长看看“专业老师怎么跟孩子互动”。她还想学习做自媒体,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家长,让他们知道“带孩子不只是喂饱穿暖”。

在朵拉看来,入户指导虽说是个新赛道,可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做早期教育,首先得爱孩子,这是最根本的。专业知识能教,技巧能练,但要是没有耐心、不爱孩子,就算把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也走不长远。

采访结束时,天上飘起小雨。朵拉带着装有自制教具的“百宝箱”,准备赶往下一个家庭。“做这行十年了,反倒觉得像刚开始。”她坚信,只要有专业、有热爱、有对匠人精神的追求,年轻人总能在传统职业之外,闯出新赛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60岁“金融虎”被查!临退休时... 昨天(9月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中国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林景臻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
【家园共育 】双向奔赴 共育成... 双向奔赴 共育成长 —阜宁县东风路幼儿园2025年秋学期家长会 — 教育是一段家园共育的旅程,秋意渐...
哈尔滨香坊区星语特教学校,专注...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一所专注于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的专业机构——哈尔滨市香坊区星语特教学校。该校集幼儿教...
我县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全县教... 9月9日,我县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
甘肃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 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9月13日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发...
武清支队走进学校开展“开学第一... 新学期伊始,为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自救能力,武清支队走进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培...
叮铃铃!沂水县2025年秋季“... 与法同行护“未”成长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新学期开学第...
凝聚“良师”力量,共绘大朗教育... 在第 41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今天上午,大朗镇召开2025年“朗教良师”代表座谈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
【新闻】石楼中学举办“五点四环... 温馨提示:观看视频请尽量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9月4日...
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什么” 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引导青年学生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