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背后,都藏着教师们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以爱为犁,以智为种,在学生心中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温暖化解困惑,将平凡的日子谱写成动人的育人篇章。让我们一起聆听优秀教师的育人故事,感受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温情瞬间,感受师者匠心的力量。
用爱与耐心,点亮“小雏鸟”的成长之路
冯珊珊
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
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用爱和智慧,点亮孩子内心的光。
“大妈妈”的底色是接纳与安全。当孩子尿裤子,第一时间是拥抱而非责备;当浩浩赌气不吃饭,用微笑和耐心喂他第一口……这些瞬间,让孩子明白:老师很爱我,这里很安全。
这,是我和45只“小雏鸟”的故事。一个关于爱、耐心和相信的故事。
初遇
45张面孔的“开学挑战”
去年九月,我迎来了106班的45名新生。他们中98%是新市民子女,父母多是工厂职工,工作繁忙。家访时,我发现,有的家长晚上七点进厂,早上7点下班,和孩子的作息时间完全错开,所以,我们的管理难度特别大。也正是这样,开学第一天,挑战就扑面而来!
校门口上演“拉锯战”:小雨死死拽着爷爷的衣角哭喊“我要回家!”;乐乐紧抱妈妈不肯松手:“我要妈妈陪我上学!”
教室里问题更多:小宁提着散开的鞋带跑来求助;更心疼的是,几个孩子因不会擦屁股,憋得小脸通红躲在厕所。
午休时,书本散落一地,排队上厕所推挤争吵不断,30%的孩子偷偷抹泪想妈妈……
看着孩子们眼中的迷茫不安,我意识到:这不仅是适应新环境,更是生活技能和情感安全感的缺失。我的心揪紧了: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破局
用“大妈妈”的怀抱,筑起安全港湾
我决定,首要任务是给孩子们建立安全感,让学校成为温暖的家。于是我化身“大妈妈”,开始了各项行动:
化解分离焦虑:从“抗拒”到“期待”
熟悉校园变身“探险游戏”。第一天我带孩子们去“探险家食堂(餐厅)”“星光休憩舱(午睡室)”。第二天我带他们去“寻宝基地(图书馆)”“勇气训练营(操场)”。后来的几天,我带着孩子们去“蹦跳精灵谷(游乐区)”“神奇种子研究所(番茄园)”“绒毛精灵秘密屋(兔子窝)”。神奇的是,那个总是在校门口哭闹的小雨,几天后,竟然主动松开了妈妈的手!
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画心事。收到小雅画的流泪小人儿,我知道孩子想妈妈了。于是,我给孩子们讲了绘本故事《魔法亲亲》。故事中的“魔法亲亲”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应对分离焦虑的方法。当学生感到不安时,他们可以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触摸自己手上的“魔法亲亲”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
点亮生活技能:手把手传递“我能行”
✦设计“光盘小卫士”闯关:自己取餐、整理餐具,做“光盘明星”。
✦对挑食的浩浩,玩“食物火车进站”:“浩浩,西兰花车厢到站啦!呜~~~接住!”两周后,他骄傲地举着空碗:“老师!火车全进站啦!”
✦生活小魔法:系鞋带儿歌:“小白兔绕圈跳,钻过山洞哈哈笑!”用布娃娃演示擦屁股:“小纸巾折小船,轻轻向前滑。”
规范行为养成:游戏化赋能“我能管好自己”
✦“闪电整理师”挑战:限时2分钟整理书包,达标获勋章!曾经乱丢书本的小轩,现在高喊:“课本左上角,笔袋在中间!整理完毕!”
✦“文明小火车”排队法:牵手模拟车厢,松手喧哗就“脱轨”。现在听到“小火车准备出发!”,孩子们迅速归位,队列笔直如松!
蜕变
听见花开的声音
三个月后,教室里焕发新气象:
情绪管理:午休抹泪的孩子锐减80%。小雨高兴得跟大家介绍:“学校有朋友和老师妈妈。”
生活自立:系鞋带达标率100%!餐盘回收率从35%升至92%!
家校连心:浩浩妈妈发语音:“孩子回家教我‘食物火车’,说您比动画片还有趣!谢谢您!” 那一刻,所有疲惫都化作了欣慰。终于,我听见花开的声音。真美!
感悟
教育,是温暖的共同修行
这一年,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要用爱和智慧,点亮孩子内心的光。
“大妈妈”的底色是接纳与安全。 当孩子尿裤子,第一时间拥抱而非责备;当浩浩赌气不吃饭,笑着喂他第一口……这些瞬间都在说:“别怕,这里很安全。”
游戏化是走进童心的钥匙。把规则变成“闪电整理师”、“文明小火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责任和秩序。
家校共育需要“脚手架”。 一张“家庭任务卡”,一节5分钟微课《高效检查书包》,就能让忙碌的家长轻松参与。
结语
如今,106班的“小雏鸟”们,已蜕变为努力生长的“香樟少年”。
每天清晨,听到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上好!”,我的心底都涌动着暖流。我深知,那些弯下腰的耐心、蹲下来的倾听、手把手的教导,或许平凡,但它们就像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相信在岁月的浇灌下,终将长成支撑孩子们一生向阳而生、坚韧而温暖的力量。
来源|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