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成绩突然下滑?可能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坏习惯在作祟!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前几天遇到一位初中班主任宋老师,她抱怨说:“班里有不少小学学霸,到了初一下学期成绩就开始下滑,到了初二更是断崖式下跌。”
她听说我家Coco刚上初一,就提醒我:3个坏习惯一定不能带到初中来!发现一个就要赶紧改。
小学知识简单,即使孩子上课走神了,下课自己看看书也能懂,但这种听课习惯可要不得。
到了初中,老师上课讲解的东西,需要反应一下、理解一下、消化一下才能真正掌握,如果课上溜号了,下课自己花3倍时间,也不见得能补得回来。
宋老师说,她们班学习好,又不熬夜的孩子,几乎都是课堂吸收率特别高的。
别再纳闷:学霸为啥有时间玩了,人家是牢牢抓住了课上的每一分钟,知识全部在校内理解消化了,课后自然不用费什么功夫。
所以无论孩子几年级,都要着重培养他的听课好习惯,课上尽最大可能保持专注,大脑跟上老师的节奏,举一反三。
下课后合上书,能自己讲出90%的所学内容,才是真本事。
你是不是也会要求孩子整理错题?但孩子积累了厚厚的错题本,为啥成绩不升反降呢?
因为他把错题本用成了“罚抄本”!
不信你现在就可以问问孩子,他是不是也觉得:整理错题就是再抄一遍?很浪费时间?
如果是这样,那就一定要改变认知,错题本真不是这么用的!
正确的错题本一定是活页的,因为它需要不停地“流动起来”!
每天整理错题时,孩子需要转变成“出题人思维”,思考题目究竟在考察哪些知识点、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每周复习错题时,孩子需要遮住答案,重做错题,答对的题目就可以剔出错题本了,有请新的错题加入进来;
考试之前抓住错题本,就是抓住了目前的薄弱点,复习也能事半功倍。
小学作业少,拖一拖总能写完,但如果把这种习惯带到初中,几科作业挤在一起,孩子肯定天天熬夜都忙不完!
小学如果没有培养好时间管理能力,孩子大概率初中头一个月就会“崩掉”,进入“越焦虑越学不好,越学不好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所以小学你一定不要天天盯着、陪着孩子写作业啦,锻炼时间管理能力刻不容缓。
我家Coco小学时,我就开始着重锻炼他的时间管理能力了,他现在初中会自己做计划,每天作业完成很高效,写完之后还会自己安排每日复习计划,井井有条。
低年级时,我会带他培养时间感知能力,树立“今日事今日毕”的时间观,那时他就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知道保护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高年级时,我会带他了解自己的磨蹭类型,建立时间银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听课技巧,提升听课效率。
只有时间管理能力上去了,孩子才能更自律,成绩也就不用家长操心了!
欢迎关注+点赞+分享,让更多家长看到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