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钟声再次叩响中华大地。从大革命时期的血雨腥风到新时代的星辰大海,无数英烈以生命为炬火,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点燃永不熄灭的精神之光。他们用"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壮志,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当以追思为笔、以信仰为墨、以传承为纸,书写新时代的英雄篇章。
追思:星河灿烂处,自有英雄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翻开历史长卷,每一页都镌刻着英雄的印记。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用"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八女投江"的冷云等八位女战士,在弹尽援绝之际手挽手步入冰冷的乌斯浑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和平年代,消防战士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抱住两岁女童转移时坠楼,用血肉之躯为孩子筑起生命屏障。这些闪耀的名字,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民族精神的天空。
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信仰是石,擦起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燃熄灭的灯。"夏明翰在刑场上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豪迈气概,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重庆渣滓洞中,江竹筠面对敌人的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用竹签钉指也撬不开的铁嘴钢牙,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文秀放弃大城市优渥条件,扎根广西百色扶贫一线,用生命践行"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誓言。这些精神坐标,如同淬火成钢的利剑,斩断了前行路上的迷雾与荆棘。
传承: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以"燃灯校长"的坚守,让2000多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抗疫前线,"90后"护士李佳辰在防护服上写下"精忠报国",用青春筑起生命防线;在科技攻关领域,航天工程师王亚平两度飞天,在开设"天宫课堂",点燃无数青少年的航天梦想。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正以不同方式续写着英雄史诗,让红色基因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英魂不泯,浩气长存。当我们仰望星空,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化作璀璨星河;当我们脚踏实地,红色基因已融入民族复兴的血脉。让我们以英雄为镜、以信仰为帆、以奋斗为桨,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英雄篇章,让"后浪"奔涌的涛声,永远回荡着英雄的赞歌!(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