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新政解读:报考门槛更新,这三类考生失去资格
傍晚六点,北京某高校3号楼的宿舍里还飘着外卖的香气——李梅扒着一碗螺蛳粉,手机突然弹出辅导员转发的“四六级新政通知”,她猛地戳了戳对面正背单词的室友:“快来看!报考规则变了,咱们之前想帮隔壁专升本的学姐代报,好像不行了?”隔壁桌准备二战六级的张宇也凑过来,指着“学籍核验”条款皱起眉:“我去年毕业没考过,现在还能补报吗?”不光这所学校,武汉、广州、成都的高校论坛里,近几天全是类似的讨论。
2025年10月2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式发布《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考规定(2025年修订版)》,新政对报考门槛做了明确收紧,有三类考生直接失去报考资格,今天就给咱们考生们讲得明明白白。
1. 新政核心:报考门槛“收紧”,不是随便能报了
先给大家划重点:这次新政不是“新增要求”,而是把之前模糊的报考条件明确细化了。毕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数据,全年四六级报考人数超1800万,但其中存在部分非合规报考的情况——比如没有学籍的社会人员、跨校无证明的考生,这既影响考试秩序,也给成绩认证带来麻烦。
新政的核心原则很简单:“学籍优先、合规报考”。所有考生必须通过“中国教育考试网”的学籍核验,而且报考资格和个人学籍状态直接挂钩,再也不是“找个学校就能报”“毕业好几年还能考”的情况了。说白了,就是让四六级考试回归“高校在校生能力测评”的初衷,避免考试资源被滥用。

2. 明确“出局”:这三类考生彻底没资格
这部分是重点,咱们直接对号入座,看看哪三类人不能报了:
第一类是非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比如自考、成人高考、开放大学的学员,除非所在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四六级考点院校”,且明确纳入本校报考范围(2025年新政特别强调“仅限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在校生”),否则不能报考。像武汉某民办院校的自考考生小王,之前能托朋友在公办高校报名,现在新政实施后,学籍系统核验通不过,直接失去资格。
第二类是毕业超过2年的往届生。新政明确规定:“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可在毕业当年补报一次,往届生毕业满2年及以上的,不再受理报考”。比如2023年毕业的小张,2024年还补报过一次六级,2025年新政实施后,他已经毕业满2年,就不能再报考了。
第三类是未完成跨校学籍备案的考生。之前有些考生因为本校不是考点,能找相邻高校代报,但新政要求:跨校报考必须提前3个月在“全国高校学籍查询系统”完成备案,且仅限“同一城市、有合作协议的高校”。比如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之前能报附近的本科院校,现在没备案的话,跨校报考直接被拒。
3. 符合条件?这些报考细节要盯紧
如果你是合规考生,也别掉以轻心,这几个细节一定要注意,不然可能白跑一趟:
首先是学籍核验时间。2025年11月中旬开始的2026年上半年报考,要求考生提前10天登录系统完成学籍核验,没通过的要及时联系学校教务处补录信息,比如专升本新生、转学学生,可能需要更新学籍状态。
其次是报考材料。除了身份证,部分院校要求提供学生证原件,跨校报考的还要带“校际合作报考证明”(由两校教务处盖章)。比如成都某高校明确通知,2026年起跨校考生必须提交纸质证明,光有电子版不行。
最后是报考次数。新政还是保持“同一考试季只能报四级或六级其中一门”,而且六级报考仍需满足“四级成绩425分及以上”的要求,没有变化,大家不用慌。
4. 常见疑问:补考、跨校报考怎么算?
最后解答几个考生问得最多的问题,都是官方已经明确回复的,放心参考:
疑问1:我是2025年应届毕业生,上半年没考过,下半年还能报吗?——可以!应届毕业生毕业当年可补报一次,2025年毕业的考生,2025年12月的考试还能报考,2026年就不行了。
疑问2:我是成人本科全日制在校生,能报考吗?——可以!新政里的“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科、专科、成人全日制高校在校生,只要学校是四六级考点,就能报。
疑问3:之前报过名但没考,会影响这次报考吗?——不影响!缺考不会取消后续报考资格,只要学籍符合要求,就能正常报名。
其实这次新政说到底,就是让四六级考试更规范,把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在校考生。如果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报,最稳妥的就是联系学校教务处,或者登录教育部考试网查学籍状态。毕竟对咱们学生来说,抓住在校的报考机会,好好备考才是关键,别因为资格问题错过考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