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先生的初恋,令人唏嘘……
开心田螺
2025-11-12 21:04:15
0

昨天,娃放学回来,我拉着他一起看了杨振宁教授生前聊他初恋的那个视频。

视频很短,只有三分多钟,但非常值得一看。

我觉得家有青春期小孩的父母,都可以带小孩看看。

看看一个处于青春懵懂期的男孩或女孩,要如何智慧地处理自己的情感与学业,进而确认内心的那条路。

01

采访中,杨先生是这样说的:

当年,他十六七岁时,在西南联大读书,他父亲杨武之在西南联大教数学。

数学系有个叫张景昭的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多才多艺,还特别活泼,被很多男孩子暗恋。

杨振宁也是暗恋大军中的一员。

和其他男生不同的是,杨振宁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父亲是数学系教授,张景昭总来家里向杨父请教数学问题。

这也可见那个年代的师生关系,多么质朴纯粹又真诚敞亮。

如是,杨振宁就能近距离地和张景昭见面聊天,多看人家两眼。

杨父杨母也都非常喜欢美丽又聪慧的张景昭。

杨先生说,每次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一见到张景昭,都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

表面装着若无其事,内心早就翻江倒海。

有时候他还会通过父亲和其他同学,打听张景昭在哪里上课,然后偷偷跑到人家上课的走廊里悄悄候着。

人家上完课后,他装作偶然相逢,这样就能和人家多说几句话。

这,真是老派暗恋的共性心理啊。

心有千千结,口却种种笨。

多么想告诉她他很喜欢她,但又怕人家不喜欢自己,说出来后连这份偷偷的喜欢都显得很多余。

被这段暗恋折磨一段时间后,杨振宁痛定思痛,决定舍弃这段暗恋——

02

他原话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暗恋)对我很不好。我本来的心境,像是一片很安静的湖水,张景昭一来,(我心里面)就波涛汹涌,这对我安心念书很不好。

所以我想了想后,决定忘记张景昭。”

当杨先生觉察到这场暗恋,让自己心神不宁、寝食难安,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全情投入地学习和生活后,他决定舍弃暗恋,忠诚学业。

这种选择里,藏着我最想和青春期小孩分享的课题:

暗恋也好,恋爱也好,在青春年少时都是被理解被允许的。

前提是,它能给你带来正向的反馈。

比如你暗恋一个人,觉得自己更有力量把学业和生活搞好了;

你和一个人相爱后,你们一起成长,都变得越来越好了;

这就说明:

这感情值得,你爱对人了。

反之。

如果它严重影响到你的心境和学业,甚至让你变得越来越糟糕,那这感情就是需要审视或舍弃的。

杨振宁先生高于常人的智慧是,他在十六七岁的年纪,就以天才的自控和洞见,参透了这一点:

爱谁,都不能以“伤害自己”为前提的——伤害自己的心境,伤害自己的生活,伤害自己的主业。

当你感到很受伤,很挫败,整个人越来越差后,这爱就不能再继续了。

你要果断放弃它,然后稳住心神,积攒能量,安住自己,去做正事。

这才是青春之恋,最好的取舍。

这里面,也藏着情感关系中,最底层的逻辑——

03

判断一段感情值不值得,并不是以你付出多少的沉没成本来决定的,而是以你当下真实的感受和状态来决定的。

因为:

当你沉溺于计算沉没成本时,你就会在“我付出这么多”的不甘中,想要攥住那段害你的感情。

而,当你以当下的感受和状态来决定时,你就会马上找到答案:

凡是滋养我的,就是值得的。

凡是消耗我的,就是不值得的。

聪明的人,之所以不会沦为“恋爱脑”,是他们都有着以“我”为本位的主体思维。

这也是强者逻辑:

“我不管对方是谁、说什么、做什么,我更在乎的是我自己的感受、状态和主线任务。让我得到欢喜自在的,让我不断成长进步的,让我的主线任务越来越好的,才是值得爱的。”

而愚蠢的人,总是把自己当作礼物,献祭给别人。

还特别在意自己的献祭,别人是不是满意。

一旦对方不满意,他们就会在过度反思中质问自己:“是我做的不够好吗?”

这种任由他人审判自己的客体思维,是一切情爱悲剧的源头:

当你把自己当作鱼肉,放到案板上任人宰割,还问别人杀得够不够爽时,受害和被害就是你的宿命。

甚至。

你明明发现对方根本不爱你,你已经被对方吃干抹净,还一次次违背自己的感受和心境,去卑微地当圣母或舔狗。

那,你注定在情爱中跌落悲剧。

说句真心话:

网络上,那些看似五花八门的婚恋惨案,几乎都是有原罪的。

这原罪就是,有些人根本不爱自己,却奢望从骗子或杀人犯那里,得到百年好合。

这不是笑话吗?

当一个人总是联合别人欺负他(她)自己时,注定是腹背受敌的。

因为,爱的真相一直是:

沉稳,自爱,而后爱人。

先自我丰足,才能流向他人。

回到杨振宁先生和初恋的话题——

04

杨振宁说,决定放弃这段暗恋,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因为人一旦动了情,很容易回到老路上,想要得到仰慕者的关注。

但他坚持住了。

坚持放弃这场波涛汹涌的暗恋,坚持回到那个静若湖水的心境。

他依然把张景昭当朋友,只是她再来家中,或在校园相逢,他不再对她趋之若鹜。

他告诫自己,还有更重要更远大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那就是他当时的学业。

那也是后来影响世界物理的伟大研究。

天才之所以成大事,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很早就过了情关:

爱情,只是人生很渺小的一部分。

一个人值得拥有爱情,但不能把爱情当作全部。

不迷失在小情小爱里,才能在更辽阔的人生版图上,探索出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的旷野上,不仅仅有爱情的魅惑,还有高山与湖泊、森林与云朵、花树与草原。

最后——

05

说说杨振宁和初恋的后来。

据杨先生说,张景昭从数学系毕业后,和一个经济系的男同学结婚了。

结婚后,夫妻俩一起到贵州一所中学教书。

再后来,张景昭回北大教书。

1971年,杨振宁从国外回来访问时,她已经去世了。

因病患,因动乱,因其他多种因素的叠加。

关于张景昭缘何在半个世纪前就去世,杨振宁在聊这段往事的最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没有去打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听到这句话,可能会觉得杨先生过于理智或无情。

我倒是从中,品出了物理学家的另一种深情:

过去心不可得。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亦如流星滑落,春天远去,伊人香消。

臣服无常和事实,是一种赤诚。

何况,对故人的过度窥探,也是对身边人的不尊重。

爱,不管是暗恋,还是相爱,最究竟最本质的意义是:

见过,爱过,心动过,即是永恒。

结局怎样,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相遇那一刻,我们曾交付过的真心。

爱,不会死亡,只会被珍藏。

感谢你读到最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温铁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书包那...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的书包都快比身高还高了。班主任作业布置不停歇,校外辅导风声紧又死灰复燃。 原本说好的...
2026 UCAS申请变动:两... 2026年英国本科申请季已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申请季不仅在时间线上有关键变动,个人陈述(PS)、录取机...
国培赋能聚标杆 成都龙泉驿向阳...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教师培训遴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提升中小学校长办...
以“智慧”与“融合”重塑大学心... 【编者的话】 曾以“知识仓储”为标识的高校图书馆,正迎来一场关乎价值重构的深刻转型。近期,本市多所高...
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各学段 在全民普法40周年与“八五”普法收官的历史交汇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
别替孩子规划未来,他的人生不需... 别替孩子规划未来,他的人生不需要剧本 在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对成功的迫切追求,许多家长陷入...
英国拉夫堡大学硕士申请指南,沈... 在英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University)是一所兼具“硬核学术...
2025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 二年级的家长们,开学两个来月,您是否为孩子的语文写作发愁?看着别的孩子能写出生动有趣的句子,自家宝贝...
上海地理学霸de高中三年学习规... 上海高中地理学科不仅需要记忆,更重在构建知识体系和掌握分析逻辑。 许多同学在不同学习阶段面临不同困惑...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孩子的内... 一、内驱力的本质:孩子 “我要学” 的底层动力 很多家长陷入 “灌输式教育” 的误区:盯着孩子背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