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海淀区低碳中小学建设评审现场会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召开。海淀区教委、区教育资核中心、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局的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清华大学教授等专家评审组成员,以及参与首批申报的各校主要负责人共50余人参与此次评审现场会。

据悉,海淀区于2025年6月启动低碳中小学建设申报工作,目前首批共有15所学校参与申报。海淀区低碳中小学建设评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北京市教育领域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与校园建设管理各环节,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助力海淀教育系统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10月中旬以来,专家组成员围绕低碳教育文化与宣传、低碳技术应用、低碳管理与服务、特色案例与创新等四项内容对参评学校进行了初审、复审,以及现场核查等相关环节。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师生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结合13项一级指标和34项二级指标,对学校进行综合评分。
会上,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王华蓓从创建绿色低碳生态学校的背景、总体目标、创建历程等几方面系统介绍了八一学校在低碳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北京市首批“阳光校园”,八一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办学特色。学校构建了“红色基因铸魂、金色品牌立校、绿色生态育人”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节约型生态学校建设,将节能降碳、绿色低碳校园的理念渗透到校园的每一项工作中。
在绿色低碳生态学校建设过程中,学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跨越:初始阶段以环保意识萌芽为主,完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雨水回收装置等基础节能改造;发展阶段推广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等碳中和技术,并将绿色生态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深化阶段则以荣臻碳索工坊建成与碳中和目标设定为标志,推动绿色校园建设迈向系统化、场景化。
目前,学校已建成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多个校区能耗与碳排放的可视化实时监测;通过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效率提升20%;应用“光储直柔”技术,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同时还完成了智慧供热、水资源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处理、照明和空调智能控制等系统工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研发了一系列低碳教育校本课程,构建了覆盖小初高各学段的生态教育体系。智慧农场、京西稻等项目让学生全程参与从插秧到收割的农事活动,不仅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更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八一学校书记沈军表示将继续深化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加强校企合作,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并致力于打造基础教育领域碳中和校园的典范,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教育智慧。

在现场评估环节,专家团队通过对学校低碳建设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核查,并与师生代表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师生在低碳教育中的参与体验与认知收获,全面掌握学校低碳工作落地实效。



领导与专家一行实地走访了学校低碳建设应用场景。他们参观了联想“低碳”未来校园可视化管理平台,详细了解平台如何实时监测并优化全校的能耗与碳排放数据。随后,走进学校食堂察看餐厨垃圾生物处理一体机的运作情况。作为海淀区首批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八一食堂每日可处理250千克厨余垃圾,减量率达30%,处理后污水经净化与中水混合,用于绿地灌溉。在学校京西稻实践基地,专家一行考察了雨水收集系统与中水处理系统。据悉,这两大系统年节水可达近500吨,为校园绿植灌溉和稻田用水提供了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





在八一学校荣臻碳索工坊,评审小组听取了学生讲解员对可视化管理系统、智能绿植处理技术、新能源模拟系统、雨水中水处理系统、智慧供热、智慧农场等内容的介绍。据悉,荣臻碳索工坊于2018年始建,是集科普展示、教学实操、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平台,包含五个互动体验展区和四个科普区,作为学校践行“双碳”战略、探索绿色教育新范式的重要实践基地,这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碳中和理念的理解,明白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意义。








对于八一学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探索绿色校园建设新路径、新方法的积极实践,与会专家表示充分肯定。经过严格审核,评审组认为八一学校低碳宣传教育覆盖全面,育人效果突出,设施建设完备,管理运行展现智能化水准,实践创新尤为突出。

专家综合讨论
经过严谨细致的综合评估,八一学校成为第一所达标学校。与会专家希望学校继续保持优势,以更高站位更宽眼界,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学校普及与深化继续谱写新篇章。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任、评审组长李京华宣布结果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胡剑光对八一学校低碳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给予充分认可,希望学校持续深化低碳建设,在课程创新、技术赋能、家教社协同育人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绿色低碳成为学校文化基因,努力打造全国低碳学校。他表示低碳学校建设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校以此次评审为契机,总结经验持续深化低碳教育与校园建设融合,优化育人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支撑。

此次评审作为区域低碳学校建设优化升级的重要节点,标志着海淀区在基础教育领域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实践。据悉,下一阶段海淀区将对首批申报低碳中小学建设的各校有序开展评审工作,希望以此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助力海淀教育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合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

撰稿:汪玲
摄影:张文博
部分素材来源:八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