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家喻户晓且根本不需要证明的公理。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更别说积累素材了!
事实上,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生之所以找不到素材,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三: 第一,缺少选取有价值素材的标准(尺子)。学生不是没有生活......,面对每天吃喝拉撒睡、家里外面交往、学习一系列活动,关键是没有选取有价值(可用于写作材料)的标准。第二,不知道选取有价值素材的渠道。学生面对庞杂的生活内容无从下手。第三,即使找到有价值素材,因不懂表现方法写不够字数而主动放弃。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由于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过度溺爱、呵护和捧杀,导致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已麻木不仁。尤其是家长,要懂得“身入生活 ≠ 深入生活”的简单道理,须尽可能引导孩子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正确认识世界与自己。
至于解决学生作文“ 无米之炊”的具体实操技巧,鉴于绝大多数家长不尊重科学——在教育方法和选择课外辅导教师自以为是,以至于把孩子的命运交给985、211在校“小白们”练手,以及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没有习惯的习惯,作为有着40多年语文教学和创作经历者真的没有兴趣再赘述。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