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说:不买,我就跳下去……
开心田螺
2025-01-17 21:30:41
0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平等而轻松的,而不是充满强硬的角色感,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各种应该。

周五的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学校的门口热闹非凡,小贩们吆喝着,孩子们嬉笑着。

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一件让一位妈妈心惊胆战的事情。

7岁的儿子,站在一个摆满玩具的地摊前,眼睛紧紧盯着那把水枪。

他拉着妈妈的衣角,满脸期待地说:“妈妈,我想要这个水枪。”

妈妈低头看了看,说:“家里不是已经有一个了吗?我们不需要再买一个新的。”

儿子急了,连忙辩解:“可是那个打不了水,打出水也不大。”

妈妈想了想,提议道:“那我们先回去写作业,写完了妈妈再给你买,好吗?”

然而,儿子依然紧紧握着那把水枪,不愿放手。

地摊的阿姨见状,对儿子说:“要不你拿着,不买也没关系,明天再拿回来。”

儿子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正准备拿走水枪。

但妈妈却拦住了他,严肃地说:“明天是周六,我们没给钱,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儿子一听,立刻变了脸色,他倔强地站着,就是不愿放下水枪。

妈妈见状,语气可能稍微重了一些,强行把水枪还给了阿姨。

就在这时,儿子突然转身跑掉了。

妈妈心里一紧,但她相信儿子不会跑远,于是赶紧回学校拿了他的书包,再去找他。

当妈妈找到儿子时,他正趴在一个路上的围墙上,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倔强。

他看见妈妈,大声喊道:“你走开!你不给我买水枪,我就跳下去,我就去死!”

妈妈的心猛地一揪,她没想到儿子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这一刻,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儿子。

其实,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一个玩具而已,买就买了吧。

就像有的朋友会说:“如果是我,在儿子说家里的水枪打不出水或者打出水也不大的时候,我就会给他买了。”

为什么有些家长会选择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亲子关系的理念:孩子需要我们重视他。

当孩子提出一个需求时,他其实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如果父母总是以“管教”为名义,忽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爱。

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其实并没有错,她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因为儿子的哭闹就轻易妥协。

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妈妈没有足够重视儿子的感受和愿望。

当妈妈拒绝儿子的时候,儿子可能觉得妈妈并不真的爱他,只是想要教他、管他。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在爱与管教之间找到平衡呢?

01

首先,我们要明白:父母不是完美的,爱也不是无条件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假设父母就是爱孩子的,这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基础。

但实际上,这个假设有时候会给父母和孩子都带来负担。

父母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应该”爱孩子而感到压力,而孩子则可能会因为期待父母的爱而感到失望。

事实上,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绪和局限。

我们可能有时候会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或者因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而拒绝孩子的需求。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爱孩子,只是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成长和学习。

02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愿望。

当孩子提出一个需求时,我们不要急于拒绝或否定,而是要先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可以先问问儿子为什么那么想要这个水枪,是不是因为家里的水枪真的不好用,还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水枪特别酷、特别有趣?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给出更合适的回应。

03

再次,我们要学会灵活处理孩子的需求。

有时候,孩子的需求可能是合理的,但有时候也可能是不合理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区分,并灵活处理。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可以先和儿子一起回家试试家里的水枪,如果真的不好用,再考虑买新的。

或者,妈妈也可以和儿子商量一个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等他表现好的时候作为奖励送给他。

04

最后,我们要学会面对孩子的威胁和挑衅。

有时候,当孩子得不到满足时,他可能会用威胁或挑衅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像这个事件中的儿子一样,说“如果你不给我买水枪,我就去死”。

这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我们可以这样回应孩子:“孩子,如果你真的伤害你自己,或者你真的去死,我会非常难过。没有一件事情能比这件事情更令我难过。但同时,如果因为我怕你去死,而不能够做自己,非常违背我自己,去答应你做一件我不认可的事情,我也会很难过。我会不知道怎么接下来怎么和你相处,我会觉得不再自由。”

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也坚守了我们的原则和底线。

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重新讨论和选择的机会,让他知道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他的需求,而是愿意和他一起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之,爱与管教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在爱与管教之间找到平衡,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孩子。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

来源 | 《父母必读》杂志

作者| 孟迁(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排版 | 小喇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兴智携手“完形领头人”创立完形... 9月9日,兴智家庭教育与国内资深完形心理治疗师旷智勇老师团队在兴智家庭教育总部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宣布...
2026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2002-2022年厦门大学835环境科学导论考研真题试卷 20...
“中文+职业技能”融合教育赋能... □ 王亚芳 周庆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6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土木...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2006-2007,2011-2022年厦门大学854结构力学(...
2026厦门大学分析化学有机化... *A-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与参考答案* 1999-2022年厦门大学619有机化学考研真题试卷(不含07...
2026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04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专业学位)、材料与化工(0...
47项!中小学生竞赛“白名单”... 11日,教育部官网公示了《2025—2028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俗称“白名单”)...
心酸!干了17年的代课老师被辞... 当下的教育领域,代课老师群体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危机。最近,不少代课老师都收到了辞退通知,他们多年的辛...
未来10年这4大类专业真的很吃... 未来10年哪些大学专业真的值得选择?今天志愿无忧要和大家聊聊4个格外有前景的专业类。还没确定目标专业...
多彩活动庆节日 师生同心暖校园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9月10日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邯山小学开展“我给老师颁奖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