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平等而轻松的,而不是充满强硬的角色感,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各种应该。
周五的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学校的门口热闹非凡,小贩们吆喝着,孩子们嬉笑着。
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却发生了一件让一位妈妈心惊胆战的事情。
7岁的儿子,站在一个摆满玩具的地摊前,眼睛紧紧盯着那把水枪。
他拉着妈妈的衣角,满脸期待地说:“妈妈,我想要这个水枪。”
妈妈低头看了看,说:“家里不是已经有一个了吗?我们不需要再买一个新的。”
儿子急了,连忙辩解:“可是那个打不了水,打出水也不大。”
妈妈想了想,提议道:“那我们先回去写作业,写完了妈妈再给你买,好吗?”
然而,儿子依然紧紧握着那把水枪,不愿放手。
地摊的阿姨见状,对儿子说:“要不你拿着,不买也没关系,明天再拿回来。”
儿子一听,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正准备拿走水枪。
但妈妈却拦住了他,严肃地说:“明天是周六,我们没给钱,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儿子一听,立刻变了脸色,他倔强地站着,就是不愿放下水枪。
妈妈见状,语气可能稍微重了一些,强行把水枪还给了阿姨。
就在这时,儿子突然转身跑掉了。
妈妈心里一紧,但她相信儿子不会跑远,于是赶紧回学校拿了他的书包,再去找他。
当妈妈找到儿子时,他正趴在一个路上的围墙上,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倔强。
他看见妈妈,大声喊道:“你走开!你不给我买水枪,我就跳下去,我就去死!”
妈妈的心猛地一揪,她没想到儿子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这一刻,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儿子。
其实,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一个玩具而已,买就买了吧。
就像有的朋友会说:“如果是我,在儿子说家里的水枪打不出水或者打出水也不大的时候,我就会给他买了。”
为什么有些家长会选择直接满足孩子的需求呢?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一种亲子关系的理念:孩子需要我们重视他。
当孩子提出一个需求时,他其实是在寻求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如果父母总是以“管教”为名义,忽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那么孩子就会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爱。
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其实并没有错,她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因为儿子的哭闹就轻易妥协。
但是,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出在妈妈没有足够重视儿子的感受和愿望。
当妈妈拒绝儿子的时候,儿子可能觉得妈妈并不真的爱他,只是想要教他、管他。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在爱与管教之间找到平衡呢?
01
首先,我们要明白:父母不是完美的,爱也不是无条件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假设父母就是爱孩子的,这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基础。
但实际上,这个假设有时候会给父母和孩子都带来负担。
父母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应该”爱孩子而感到压力,而孩子则可能会因为期待父母的爱而感到失望。
事实上,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情绪和局限。
我们可能有时候会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或者因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而拒绝孩子的需求。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爱孩子,只是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成长和学习。
02
其次,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愿望。
当孩子提出一个需求时,我们不要急于拒绝或否定,而是要先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可以先问问儿子为什么那么想要这个水枪,是不是因为家里的水枪真的不好用,还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水枪特别酷、特别有趣?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给出更合适的回应。
03
再次,我们要学会灵活处理孩子的需求。
有时候,孩子的需求可能是合理的,但有时候也可能是不合理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区分,并灵活处理。
比如,在这个事件中,妈妈可以先和儿子一起回家试试家里的水枪,如果真的不好用,再考虑买新的。
或者,妈妈也可以和儿子商量一个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等他表现好的时候作为奖励送给他。
04
最后,我们要学会面对孩子的威胁和挑衅。
有时候,当孩子得不到满足时,他可能会用威胁或挑衅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像这个事件中的儿子一样,说“如果你不给我买水枪,我就去死”。
这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我们可以这样回应孩子:“孩子,如果你真的伤害你自己,或者你真的去死,我会非常难过。没有一件事情能比这件事情更令我难过。但同时,如果因为我怕你去死,而不能够做自己,非常违背我自己,去答应你做一件我不认可的事情,我也会很难过。我会不知道怎么接下来怎么和你相处,我会觉得不再自由。”
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我们对孩子的爱和关心,也坚守了我们的原则和底线。
同时,也给了孩子一个重新讨论和选择的机会,让他知道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他的需求,而是愿意和他一起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总之,爱与管教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在爱与管教之间找到平衡,既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孩子。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成为更好的父母。
来源 | 《父母必读》杂志
作者| 孟迁(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排版 | 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