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实现全面新高考的一年,也是高考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从2025年开始,高考人数将会逐年的递增,预计到2035年或者36年,这10年将会呈现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增长。所以这10年将是最为艰难的。
01
高考竞争加剧的表现
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预计将达到1436万,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趋势,如2024年高考人数就已经达到1342万(其中复读生占413万左右),在2023年出生人口波峰和2022年选择复读的往届生的双重压力下,后续高考人数可能持续处于高位,众多考生竞争有限的高校名额,竞争压力巨大。
从2024年全国高考本科一批上线率来看,除了高等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和高考总人数较少的地区(如青海等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本上线率基本上都在20%左右,人口大省河南仅仅只有16%左右,这意味着大部分考生理论上无法达到一本线,而实际录取情况可能更残酷。
2023年的本科录取率为38%,而十年前(2013年)本科录取率则为41.8%,整体本科录取率有所下降,在考生人数增多的情况下,考上本科变得更加困难。
据数据显示,从2014 - 2022年,“985”录取率从1.73%下降至1.38%,像河南省2023年“985”录取率只有0.9%,在全国垫底,想考入优质高校的难度越来越大。
02
导致高考竞争加剧的原因
高校选拔更加严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考试形式从单一的笔试逐渐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这使得考生需要在更多方面提升自己,准备的难度增加。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不得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10%,并且将全力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这使得教育格局发生变化,更多学生将进入职业本科,但高学历在就业市场中仍更具优势,所以高考竞争依然激烈。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18年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从2018年超过800万,到2021年已超过900万,2022年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学历的稀缺性降低,就业竞争压力增大,使得人们更加重视高考,想通过考上更好的大学提升竞争力,进而加剧高考竞争。
信息技术普及,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在线平台获取学习资源、进行答题训练,这看似提高了公民的学习能力,但实际上反而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大家为了脱颖而出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竞争门槛不断提高。
一线城市教育资源丰富,优质学校多,而偏远地区教育条件薄弱,这种城乡差距使得考生在起点上就面临不同的挑战。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顶尖高中的升学率常常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进一步加剧了全国范围内的高考竞争。
03
面对高考竞争加剧我们该如何办?
面对高考竞争加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提高自身实力
高考竞争加剧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考试技巧。这包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以及适应新的考试模式和评分标准。
合理规划志愿
在高考志愿填报方面,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录取规则以及就业前景,做出合理的志愿选择。
同时,关注国家专项招生计划等特殊招生政策,拓宽升学渠道。
关注政策变化
高考政策的变化对考生影响重大。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政策动态,如新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等,并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心理素质建设
面对高考的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学会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寻求外部支持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求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
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自学课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加入学习小组或交流平台,与其他考生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总之,面对高考竞争加剧,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