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丽水学院考研的团队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丽水学院音乐考研全套课程)
(点击试听↑↑↑)
2025年【丽水学院654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中国音乐史
1.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传统民间歌曲形式。它最初是清唱的 “徒歌”,后发展为 “但歌”,即一人唱三人和,且无乐器伴奏,再后来加入了乐器演奏,形成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形式。相和歌的伴奏乐器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其曲目丰富,如《薤露》《蒿里》等,对后世音乐发展,如相和大曲等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乐曲以无锡惠山二泉为背景,通过二胡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将深沉的哀怨、悲愤等复杂情感融入其中。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激昂奋进。作品不仅展现了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 “中国音乐的瑰宝”,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西方音乐史
1.勃艮第乐派
勃艮第乐派是 15 世纪初至 15 世纪中叶活跃于欧洲的重要音乐流派,以法国勃艮第地区为中心。代表作曲家有迪费、班舒瓦等。该乐派的音乐风格特点是音响纯净、和谐,多采用三声部织体,旋律优美流畅,常以三度音程进行为特色,主要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尚松等,其作品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音乐风格演变奠定了基础。
2.《致远方的爱人》
《致远方的爱人》是奥地利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声乐套曲,被视为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创作于 1816 年,歌词由阿洛伊斯・耶特莱斯所作。这部作品由六首歌曲组成,以连贯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讲述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倾诉与祝福等情感。旋律优美动人,和声丰富多变,通过钢琴与声乐的完美配合,生动地营造出浪漫而深情的氛围,展现了贝多芬在声乐创作领域的高超技艺。
简答题
中国音乐史
1.简述八音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及文化意义
八音分类法是周代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钟、镈等,常被用于宫廷雅乐等,声音洪亮、庄重。
石:主要是石磬等,通过敲击发声,音色清脆明亮,多在祭祀等庄重场合使用。
丝:包括琴、瑟、筑等弦乐器,依靠弦的振动发声,音色柔和、细腻,富有表现力。
竹:如箫、笛、篪等,为竹制吹管乐器,发音清越、悠扬。
匏:以匏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乐器,如笙、竽等,能吹出丰富的和声,音色圆润。
土:用陶土烧制而成的乐器,如埙等,音色古朴、醇厚,带有独特的沧桑感。
革:主要是各种鼓类乐器,以皮革蒙在鼓框上,通过敲击发声,节奏性强,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木:包括柷、敔等,形制独特,在乐队中起节拍、引导等作用。
文化意义
八音分类法体现了古人对乐器的科学认知和系统归纳,反映了当时的音乐文化发展水平。它不仅使乐器的分类更加清晰有序,便于人们认识和使用乐器,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事物分类的细致和严谨。同时,八音与古代的礼仪制度紧密相连,不同种类的乐器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有着特定的使用规范,彰显了等级、身份和社会秩序,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2.简述蔡元培的音乐思想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音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美育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人格,而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作用。他指出音乐能够“涵养美感,陶冶情操”,使人在情感上得到净化和升华,进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主张音乐教育普及化:蔡元培倡导音乐教育应该面向全体民众,而非仅仅局限于少数专业人士或贵族阶层。他认为音乐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应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广泛推广音乐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音乐。
提倡中西音乐融合:蔡元培秉持开放的文化态度,主张在保留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方音乐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他认为中西音乐各有特点和优势,通过融合可以促进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音乐。
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他认识到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例如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他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士气,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西方音乐史
1.古希腊音乐有什么特征
古希腊音乐具有多方面独特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神话宗教紧密相连:古希腊音乐与神话、宗教仪式密切相关。许多音乐作品都是为了祭祀神灵、庆祝宗教节日而创作和表演的,如阿波罗颂歌、酒神颂歌等,音乐在宗教活动中起到沟通人神、营造神圣氛围的重要作用。
诗歌与音乐一体:在古希腊,诗歌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诗歌的朗诵往往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诗人通常也是音乐家,他们用音乐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更易于记忆和传播,如著名的《荷马史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口口相传。
以单音音乐为主:古希腊音乐以单音音乐为主,旋律线条相对简单,主要通过不同音高的连续排列来构成音乐的基本形态,较少出现复杂的和声与对位。同时,其节奏具有鲜明的特点,常与古希腊的语言、诗歌节奏以及舞蹈动作相配合,有规律且富有活力。乐器种类多样:古希腊拥有多种乐器,里拉琴和阿夫洛斯管是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里拉琴音色柔和,常与歌唱配合,用于抒情、史诗等音乐形式;阿夫洛斯管音色尖锐、响亮,常用于祭祀酒神等较为热烈、奔放的场合。
音乐教育受重视:古希腊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将其视为培养公民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与体育、文学、哲学等学科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学习音乐来培养美感、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
2.韦伯的歌剧特征
韦伯的歌剧在音乐创作上独树一帜。他巧妙运用主导动机,赋予每个主要人物或关键情节特定的音乐主题,这些主题贯穿全剧,在不同情境下巧妙变形,成为推动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有力工具,极大增强了音乐的连贯性与戏剧性。在和声运用上,韦伯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和声框架,使用丰富的半音化和声与不寻常的和弦进行,营造出奇幻、神秘的氛围,为歌剧注入独特的情感张力,如在《自由射手》中,通过和声的巧妙编排,展现出森林深处的神秘莫测。此外,他还热衷于汲取民间音乐元素,将德国及其他民族的民间旋律、节奏融入歌剧,使作品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在戏剧表现方面,韦伯对歌剧的整体结构把控精准,注重音乐、戏剧与舞蹈等元素的有机融合。各幕之间过渡流畅自然,剧情发展节奏合理,有张有弛,让观众沉浸其中。同时,他极为重视舞台效果,对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细节都有严格要求,力求通过这些元素与音乐的紧密配合,创造出逼真且震撼的舞台氛围,增强歌剧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欧丽安特》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舞台呈现,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神秘世界,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冒险与情感纠葛。
论述题
中国音乐史
论述中国古代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说唱音乐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说唱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虽没有成熟的说唱音乐形式,但一些带有叙事性的诗歌朗诵,已经具备了说唱音乐的雏形。例如《诗经》中的部分作品,在演唱时或许就带有简单的节奏和韵律,以讲述故事为目的,这为说唱音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说唱音乐有了进一步发展。乐府诗的兴盛使得民间叙事歌曲更加丰富,说唱艺术逐渐崭露头角。从出土的汉代说唱俑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当时说唱表演的生动场景。这些说唱艺人以诙谐幽默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吸引着观众,说唱艺术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
·唐代是说唱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寺院中的俗讲是这一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俗讲以佛经故事为蓝本,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传播佛教教义。由于其形式生动有趣,受到了各阶层民众的喜爱,促进了说唱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丰富。
·宋代是说唱音乐的繁荣阶段。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说唱音乐迎来了黄金时期。勾栏瓦舍等娱乐场所的出现,为说唱艺人提供了固定的表演场地,各种说唱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诸宫调的诞生更是说唱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它以不同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长篇故事,音乐表现力极为丰富,对后世戏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明时期,说唱音乐继续发展。元杂剧的兴盛虽然掩盖了说唱音乐的部分光芒,但说唱艺术依然在民间活跃。明代的词话,以唱为主,辅以说白,演唱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深受百姓欢迎。
·清代,说唱音乐达到成熟阶段。各种说唱形式如弹词、鼓词等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弹词主要流行于南方,其曲调优美婉转,唱词文雅;鼓词则在北方盛行,以鼓和板为主要伴奏乐器,节奏明快有力。这些说唱形式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人与作品。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说唱音乐从先秦时期的萌芽,历经各朝代的发展演变,在内容、形式和音乐表现力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音乐智慧的结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尤其是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音乐文化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西方音乐史
论述浪漫主义时期法国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法国音乐呈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音乐风格上,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充满了诗意与幻想。它善于营造细腻且富有画面感的音乐情境,将自然景色、情感思绪等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法国作曲家喜爱描绘法国的自然风光,如潺潺溪流、茂密森林等,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音乐中情感表达丰富且热烈,无论是爱情的甜蜜与痛苦,还是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都通过音乐尽情抒发。
在旋律方面,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旋律优美流畅,富有歌唱性。它不像一些德国音乐那般具有强烈的力量感,而是以婉转、灵动的线条打动人心。旋律常常带有独特的装饰音,这些装饰音的运用使得旋律更加精巧华丽,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从和声运用来看,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声色彩丰富多变,通过和声的巧妙编排来烘托氛围、表达情感。作曲家们开始尝试使用一些不寻常的和弦连接,以制造出新颖的音响效果,给听众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
在体裁方面,法国浪漫主义音乐不仅在歌剧领域大放异彩,还在艺术歌曲、交响诗等体裁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歌剧方面,法国大歌剧以其宏大的场面、壮观的舞台布景和丰富的剧情而闻名,像梅耶贝尔的作品,就充分展现了大歌剧的特点。同时,轻歌剧也开始兴起,它以轻松幽默的剧情、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大众喜爱。艺术歌曲也独具特色,法国作曲家们将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通过细腻的音乐处理来展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柏辽兹、圣桑、比才等是法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独特的音乐构思和大胆的配器手法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圣 - 桑的作品风格多样,旋律优美,技巧精湛;比才的《卡门》更是以其独特的西班牙风情和充满戏剧性的音乐成为世界歌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多样的体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它既传承了传统音乐的精华,又大胆创新,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音乐发展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