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名中国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在从加拿大温哥华转机前往美国时,在机场被滞留近8小时,不仅F1签证被撤销,还收到了为期5年的美国入境禁令。
此类事件并非孤例,近期在美国多个主要机场,如杜勒斯、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等地,频繁出现类似情况。尤其集中在北大、清华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学生,涉及生物科学、通信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专业背景的审查变得更加严格。例如生物科学、通信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敏感领域成为了重点监控对象,超过60%遭遇滞留的学生都来自这些学科。
其次,学校背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近期被拒绝入境的学生多数来自知名高校。在这种背景下,名校学生反而面临更严格的检查。
在所谓的“小黑屋”内,海关官员能够访问包括US-VISIT系统、CA系统和FBI系统在内的多种数据库进行详细审查。
这意味着,你的过往经历、实习记录乃至社交媒体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审查内容的一部分。当前的审查方式已经从单纯的资料审核升级为意图审查,不仅仅关注你提供的文件是否合规,更重要的是确认你是否真的是为了学习而来。
据统计,超过40%的学生对美国入境政策存在误解,最常见的错误观念是认为拥有签证就万事俱备。为此,下面提供一些实用的入境审查指南:
一、确保所有必要的文件齐备且无懈可击。除了基本的F1签证、I-20表和DS-2019表外,还需准备详尽的学习计划书、资金来源证明及SEVIS记录,并确保随时能联系到学校的指定负责人(DSO)。
二、对于来自顶尖院校的学生来说,应提前准备好关于自己研究方向、选校理由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的答案。
三、回答问题时要专业但不复杂,真诚而不夸张。遵循“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避免过度解释或试图弥补未提及的信息。
四、牢记几个关键点:除非要求,否则不要主动出示电子设备;始终如实作答,绝不说谎;态度诚恳,不过度解释。
面对入境审查,保持冷静并如实回答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做好充分准备,进入美国依然是可以掌控的过程。留学之路充满挑战,但有备而来的学生将无惧任何风浪。
祝愿每位留学生都能顺利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