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学行业的多年探索中,我遭遇了形形色色的问题,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曾有人好奇地询问,留学生群体中是否渣女多于渣男,这类问题虽不失幽默,却也折射出留学路上的艰辛与挑战。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英国求学时遭遇困境,无法顺利毕业,甚至被学校除名,失去了宝贵的学位与继续居留的资格。一旦遭遇开除,VISA随即失效,留英之路戛然而止,尽管有人尝试申诉,但往往无功而返。
我亲眼目睹了众多在国内成绩斐然的学生,在踏上英国留学之旅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成绩一落千丈。这背后,除了课程本身的难度,还有适应新环境、孤独感、心理压力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这些都是每位留学生必须面对并克服的难题。若不幸未能如期毕业,转学虽是一个选择,但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投入与时间成本。
作弊与抄袭,在英国留学界并非罕见,尤其是今年,受网课影响,此类行为更是屡见不鲜。Lily便是一个令人惋惜的例子,她在网课期间的一次在线考试中作弊,因过往已有不良记录(大二时两次作弊),学校直接发出了开除通知,且不可上诉。通常情况下,考试作弊会先经过约谈、听证会等程序,再给出处理结果,学生也有申诉的权利。但如Lily这般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直接开除且无法挽回的局面。
面对无法获得学位的困境,跳过本科直接申请硕士课程无疑是一个明智之选。被开除后,本科学习已陷入僵局,转学则意味着更多的时间与金钱的消耗。而英国的硕士课程通常只需一年时间,不仅时间成本更低,经济负担也相对减轻,最终获得的也是硕士学位。对于时间规划与金钱管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缓解。事实上,有不少留学生在本科阶段蹉跎多年仍未能毕业,白白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相较于国内本科四年的固定学制,英国的本科学制与学位标准则更为灵活多变。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普通院校通常三年即可获得荣誉学位;而在苏格兰,则需四年时间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不过,无论三年还是四年,最终能按时毕业并获得学位的留学生比例均不高,大约在八成左右。
英国学校普遍采用计分制来评定学生成绩,即将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分后求和,再除以总学分得出平均分。这种计算方式与美国的GPA有些相似,但具体比例因学校而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英国大学本科第一年的成绩并不计入最终毕业总成绩,第二年和第三年则按不同百分比换算。一般而言,本科40分为及格线,成绩越高则学位等级越高。然而,部分院校并不提供补考机会,一旦挂科,毕业便几乎无望。
面对外界的轻视与打击,我们更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在于勇敢地挑战自我、尝试未曾经历的人生。只有不断突破自我限制,才能活出真正的价值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