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预习卡,小学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数学知识逐步积累和思维能力渐进发展的重要阶段。“七彩课堂预习卡” 作为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相配套的学习辅助材料,以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开启数学新知识的预习之门,助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以下为部分内容截图。请查看完整P.D.F文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在 “有余数的除法” 这一关键知识点的学习上,预习卡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编排。在 “有余数的除法 (1)” 中,首先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把 33 瓶饮料分给 8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瓶?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实际分配的想象中,初步感受到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自然地引出余数的概念。接着,以摆小棒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详细阐述余数的产生过程。
摆 1 个正方形需要 4 根小棒,那么用 12 根小棒时,可以摆 3 个正方形,即 12÷4 = 3(个);当用 13 根小棒时,能摆 3 个正方形,还剩 1 根,列式为 13÷4 = 3(个)……1(根),以此类推,用 14、15、16 根小棒时,分别计算可摆正方形的个数和剩余小棒的数量。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准确地理解余数是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数,还能深刻地认识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重要规则。
对于 “时、分、秒” 的学习,预习卡也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内容。在 “整时的认识” 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询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几点开始的,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明确钟面上有两根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当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 8,就是 8 时,写作 8 时或 8:00,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出和写出整时时刻。在 “认识时、分” 部分,先让学生写出钟面上的时刻,然后阅读教材并分析钟面结构。
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数,这 12 个数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 5 个小格,每个小格是 1 分。分针走半圈是 30 分,走一圈就是 60 分,此时时针正好走 1 大格,即 1 小时,所以 1 时 = 60 分。通过给钟面画时针或分针的练习,以及计算儿童电视剧播放集数与时间的关系等题目,让学生深入理解时、分的关系和应用。
这份预习卡为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全面且有效的帮助。它以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对关键知识点的总结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