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学习方面,大家可以在MOOC平台上修读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例如Coursera、edX和Udacity等。这些平台提供的学科非常全面,涵盖理工科和商科等多个领域,学习后可以获得证书,认可度也比较高。
同时,您还可以访问巴鲁克的官方网站进行在线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认可度也相当高。
许多国内申请人常常被忽略日常的课外活动、科研经历和实习等人生经历,而这些正是大学招生委员十分看重的部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应该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重视这些经历。在大一时,可以多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在大二和大三时,则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与学术和专业相关的比赛、活动和项目,力争撰写两篇Paper。每次参加重要活动时,请务必拍照,并保留实习经历证明、获奖证书以及稿件通知单等重要文件。
关于推荐信,申请大学时一般都最好能准备2到3封。非常多学生选择自己的本科导师或教授提供推荐信函,又或者是通过参与学术实践和实习来获取辅导老师或Prof的推荐函RL。此外,参加国外的夏季学校并获得那里的大学导师推荐函也是一种方式。由于这个原因,学生们需要灵活运用各色各样资源。在学校GPA不高的处境下,争取到知名教授的推荐信函十分关键,这有可能会对申请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
所需准备的材料:
常规申请材料包括:本科成绩单、TOEFL和GRE成绩单的各一份扫描件、在读证明(未毕业)或学生毕业凭证及学位证书的中英文文件(已毕业)、申请文书(包涵了个人陈述、简历和推荐信RL)、银行存款证明、用于网申支付和送分的信用卡(VISA或Master),以及带有学校名称的中号或小号信封,尽可能准备三种样式。
此外,还需要印有学校抬头的信纸(首选A4),同样尽可能准备三种样式,每种提供一本。
大学申请时的文书要求看起来较为复杂,但相对来说操作的灵活性较大。不同项目对提交的短文数量、主题和格式都有各自的规定。有一部分学校可能会要求你撰写个人陈述(动机函),正是这个原因一定要仔细查阅官方网站上的具体要求,以了解该校专业的申请资格和所须材料。
写了这么多.
在此先感谢您的阅读。
结束前,必须要祝小伙伴们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