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进校园|开学伊始,西城法院走进校园讲授“法治第一课”
开心田螺
2025-02-26 15:36:20
0

新学期伊始,为巩固落实“普法驿站进校园”工作成果,构筑青少年法治素养的坚固基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走进辖区校园,为师生讲授“法治第一课”。

2月17日,法官王志伟前往北京市十五中附属小学,作为法治副校长参加开学典礼,并开展“远离校园霸凌”的专题法治宣讲。

王法官首先介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接下来讲解了校园霸凌的含义及五种具体表现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最后鼓励同学们向校园欺凌勇敢说不。

1

常见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

我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规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构建起全面、系统的法律保护网络,确保未成年人在各个方面的权益都能得到有效保障。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涵盖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六大保护领域。例如在家庭保护方面,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等。在学校保护中,要求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同时要保障校园安全,防范校园欺凌等事件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 “家事” 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 “国事”。法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通过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多种方式,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此外,还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共同构建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严密法网,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2

校园霸凌的含义和常见表现形式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霸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也破坏校园的和谐秩序。

以下几种行为都属于校园霸凌:

1.殴打、踢踹、推搡其他同学,对他人造成身体上的直接伤害;

2.辱骂、嘲弄其他同学、给其他同学起侮辱性绰号;

3.强拿硬要财物或毁坏其他同学的财物;

4.恶意的排斥、孤立其他同学,影响其他同学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交往;

5.利用网络诋毁其他同学、散播谣言。

3

怎样应对校园霸凌

自身遭到霸凌时:

1.保持冷静:在遭遇霸凌时,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惊慌失措。

2. 大声呼救:及时向周围的同学、老师求助,让更多人知道自己正在遭受霸凌,引起他人的注意也可以对霸凌者起到威慑作用。

3. 避免激怒霸凌者:不要用激烈的语言或行为刺激霸凌者,以免遭受更严重的伤害,尽量避免与霸凌者发生正面冲突。

4. 及时求助:事后要及时将霸凌事件告诉家长、老师或学校相关部门,不要因为害怕而选择沉默,让霸凌行为得到制止和处理。

看到校园霸凌事件发生时,不要围观起哄,围观行为可能会助长霸凌者的气焰,对受害者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同时应尽快向老师、学校管理人员报告霸凌事件,让成年人能够及时介入处理。

近日,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程乐前往北京三十一中,作为法治辅导员为同学们进行了“未成年人网络世界的陷阱与防范”的开学第一讲。

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的特征和相关法律法规,程法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以及应对网络暴力的方法,并强调了在网络世界中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成为有责任感的网络公民。

1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有哪些特征

1.中学生普遍对网络依赖性强,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中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有空闲就要上网)或比较依赖互联网的比例为19.6%。

2.中学生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易受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的影响。

3.部分中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了解不足,缺乏网络法律意识。

学习网络法律知识,有助于中学生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合法的网络行为习惯,避免参与网络犯罪。

2

典型案例及提示

案情介绍:

赵某,未满18岁,冒充女性与15岁的小白网恋,骗取信任后多次以各种借口借钱,并诱骗小白交出交易账号密码,通过借贷平台借款,累计骗取四万余元。案发后赵某自首,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罚金五千元,并退赔小白经济损失。

提示: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有害信息与潜在的不法行为,未成年人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对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警惕意识、甄别意识和防范意识不强。未成年人在网上聊天时应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年龄、住址、支付密码等信息。如果不小心掉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切记不要自己盲目行事,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者报警,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规范网络言行,远离网络陷阱

1.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不侮辱谩骂、侵犯隐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网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守好财产安全,避免私下交易。

2.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提升信息筛选能力,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真伪,自觉远离不良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尊重他人不同意见。

3.学会使用网络平台保护机制。如一键防暴、投诉举报、评论防火墙、屏蔽不友善用户等。

4.遭遇网络暴力,第一要务是寻求家长和学校的帮助。及时固定证据;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或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如向人民法院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提起诉讼等。

未来,西城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丰富法治宣讲的形式与内容,让法治教育成为伴随学生成长的常态化课程;同时积极探索与学校、家庭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蓝天,助力未成年人茁壮成长。

来源:北京西城法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终于发现)小闲昭通棋牌到底怎... (终于发现)小闲昭通棋牌到底怎么开挂(原来一直有挂)-解密您好:小闲昭通棋牌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
重大通报“七千游戏透视挂辅助器...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七千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实测分享“畅游贵州麻将开挂神器...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畅游贵州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我来分享“荊州晃晃麻将开挂神器...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荊州晃晃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
(重磅通知) YY诗词 到底要...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YY诗词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独家讲解“笑傲江湖开挂神器”[...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笑傲江湖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重大通报“微友互娱透视辅助器”...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微友互娱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我来分享“奕福麻将是不是有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奕福麻将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
(终于发现)微微13道 是否有... 您好:微微13道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究竟有没有挂确实能开挂,了解请添加《6492366》(加我们微...
我来教教您“传送屋能不能开挂”... 有 亲,根据资深记者爆料传送屋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咨询软件无需打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