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近期,濮阳市东湖小学开展了第十五期“东湖会讲”。此次会讲基于2025年2月21日——2月23日,张梅老师参加了濮阳市2025年首期“名师名家进濮阳”小学数学专题培训活动,数学组教师参加了此次学习感悟交流活动。
张梅老师主要从所学、所思、所悟、所行几个方面进行分享。
此次培训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为全市数学骨干教师呈现了一场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兼具的培训盛宴。吴正宪老师与濮阳市实验小学的吴楠楠老师共同呈现了《分数的意义》这一课题的同课异构教学。吴楠楠老师的课堂以“分草莓”的生动情境引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分数的概念,并强调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而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则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围绕“数与运算”的主题,迅速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动,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她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数,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促进了知识的自然发展。
课后,吴正宪老师与在场的教师们就“分数的意义”教学中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她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核心,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并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王露露老师和专家吴正宪老师分别讲授了《分数乘法复习》课程。王露露老师系统地梳理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框架。吴正宪老师则通过提出问题而非直接教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使他们在回忆和交流中初步构建起知识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的活跃度。在讲解算理和算法时,吴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
濮阳市开德小学的胡利兵老师通过长方形框架的教学工具,引导孩子们初步感知面积的变化,并鼓励他们提出猜想和疑问。随后,胡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剪拼操作和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周长、面积和体积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张秋爽老师的现场课和讲座为这一教学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她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周长、面积和体积之间的一致性,并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使在场的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尽管这些概念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空间度量的精确描述。
濮阳市油田第一小学的高常燕老师和专家张秋爽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确定位置》一课。高老师以春晚机器人为情境,提出如何确定机器人位置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展示了国家科技成就。在探讨机器人位置的过程中,高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将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方法,使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础内容,既是学生认识空间世界的起点,也是连接初中数学知识的重要桥梁。张秋爽老师准确把握这一知识板块的核心,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帮助学生理解图形位置的本质,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在课例中,张老师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提出指挥部如何确认遇险者位置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确定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这两个维度,让学生感受从无限到有限、有限到唯一的过程。此外,张老师还为“几何与图形”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建议。
濮阳市绿城小学的刘亚璐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电影为切入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特点及其计算方法。在数据变化的过程中,刘老师还帮助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变化规律。她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在追问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与此同时,武老师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出发,带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扎实掌握其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武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适时引导和提问,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一系列鲜活的生活实例,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并非抽象的理论,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
濮阳市第三小学的李雅娟老师展示了《速度模型》一课。她巧妙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场景,如自然界中动物的运动和交通方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衡量运动的快慢,自然地引出“速度”这一核心概念。学生们在熟悉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兴趣被充分激发。李老师将重点放在学生对“速度”的理解上,通过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求速度的方法,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武老师的课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速度”这一关键概念为切入点,以问题情境为教学场域,通过质疑、思考、争辩、尝试和调整等学习行为,引导学生感悟模型中量纲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课堂上,武老师提供了三个人的路程和时间数据,让学生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比较并阐述自己的方法。经过多次比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对其理解也更加深刻。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次学习与分享,既是一场思考对话的分享,又是一次智慧共生的赋能,每一次学习,都会产生新的思考和行动。今后,濮阳市东湖小学将继续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助力教师在“研途”中拔节生长,以教育之光点亮学子未来!
文字:张梅
统筹:张一帆
初审:余艳
终审:张兵仓
编辑:史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