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提到通州,首先想到的是漕运。北京城历来有“水上漂来的城池”之说,通州功不可没,大家对这段历史也比较熟悉。但说到民国时期,通州对北京公共交通做出的贡献,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民国初年,北京城里的新鲜事物:有轨电车“铛铛车”(“铛铛”二字老北京的发音是“DiangDiang”)。它所用的电力,就是由通州发电厂专门提供的。笔者收藏一本老相册中的一部分老照片,是相册主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通州发电厂实习期间留下的影像。通过这些老照片,笔者了解到了更多细节。
1928年拍摄的通州发电厂外景,此时重修了蓄水池并且加固北运河大堤。
1928年通州发电厂室内的发电机组。当年军阀混战,战事就发生在发电厂工地周边,因此工期一再延误。
大棚村老照片,右上部位的大烟囱就是通州发电厂的标志。
发电厂是有轨电车的配套工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北京建成永定门至马家堡的有轨电车线路。自此,清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在北京诞生。不过,这条线路没运行多久,在次年的义和团运动中,马家堡车站被毁。
到了民国初年,北京的交通仍以人力车和兽力车为主。而当时,北京城的人口迅猛增至130万人。面对急剧增加的人口,市内交通亟待发展。
为了修筑浦口通商口岸(南京)和北京市政建设,北洋政府在民国二年(1913年),与中法实业银行签订了“五厘金币实业借款合同”及附件一,借款额为一亿五千万法郎。民国三年(1914年)续订合同附件二、附件三,其中写有兴建“北京电车一项,应用中法实业借款建筑”的条款。但合同上另附加有许多侵犯中国主权的条款,如北京有轨电车经营权由法国独家经营,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条款,遭到当时北京官僚资本阶层的群起反对。经北洋政府多次和法国交涉,有轨电车才改为官商合办。
民国三年(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为争夺霸权无暇东顾,北洋政府兴办有轨电车一事暂告搁浅。在此之前的光绪三十年(1904年),天津与比利时签订修建有轨电车合同,天津在1906年成为中国最早建成有轨电车的城市。上海紧随其后,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而北京的有轨电车直到民国十年(1921年),才重新提出筹划。
民国十年(1921年)五月九日,由北洋政府代表、京都市政公所督办张志潭,与法方代表赛利尔·白乐吉依据“五厘金币实业借款合同”等文件,正式订立“北京电车合同”。议定北京电车公司股本定额为四百万元,官商各半,政府认购一半为官股,由法国贷款项中提用。商股每股一百元,采用记名的形式,由市民认购。据当时记载,商股认购者有数百人,绝大部分被官僚买办、大资本家抢购,一小部分被小资产者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