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澄江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工作站第四次集中研修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专家工作站成员、研训中心教研员,共同研讨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路径与新方法,以人才赋能为抓手,夯实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澄江市的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活动在语文公开课《四季》中拉开了序幕。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朗读、问答、情景互动等方式,对每个生字从字形结构、读音规范、字义理解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课后,与会成员以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为研讨案例,分别从教学习惯养成、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参与度等多个维度,对“如何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质量”展开交流探讨。 澄江市第三届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阮文娟说:“两位老师 的课堂都体现了以学为主,效果不错。但学无止境,大家也需要逐步完善教学设计,不断进步、提升。”
与会专家还围绕教学设计结构优化、课堂环节衔接以及题材选择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旨在结合学生成长过程,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充分激发其想象力,进而培育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与育人效能。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向众介绍:“讨论过程中,我们聚焦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特别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解读教材、挖掘出育人价值,同时结合课标具体说明教材中所渗透的核心素养,从而在教材分析和课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教学设计。”
澄江市凤山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吴晓红告诉记者:“ 张教授进行的理论指导,如醍醐灌顶。教师成长路上虽然没有捷径可走,但在专家站老师们的引领下,一定有路径可行。”
据了解,澄江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专家工作站聘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向众担任工作站站长,并在澄江市范围内遴选中小学幼儿园各学段优秀校(园)长4名、名师及优秀教师11名,组成“1+15”模式的1名专家引领辐射15名成员的工作站研究团队。旨在通过建立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工作站,打造学者型专家团队,培养教育高尖端急需紧缺人才,以专家工作站建设为载体,加强与上级科研机构及高校的合作,着力提升我市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水平,为推动我市教育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下一步,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目标进行大问题设计,从而真正地让学生手动起来、口动起来,脑子动起来,思维就活起来了,去获得学生的多样化答案,形成课堂教学的资源。” 张向众说。
转载自 | 山水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