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欧美家园社区聚焦未成年人关护体系建设,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坚持“儿童优先发展”理念,结合辖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儿童多的特点,围绕其成长的多元化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实践育人;围绕“五爱”教育阵地建设,整合资源力量、夯实硬件设施,发挥载体作用,依托辖区“五老”队伍开展一系列吸引力强、实践性高、富有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谱写“五老”筑梦共传承的育人新篇章。
整合资源树队伍 建强五爱教育阵地
社区关工委在五爱教育阵地建设过程中,创新“5+5+1+N”工作法,以“有阵地、有制度、有标准、有特色、有实践”的5大标准,创建社区关工委主导、社区书记主责、“五爱”教育阵地主体、特聘辅导员主教、“五爱”教育阵地负责人主管的“五主”联动制度,整合辖区资源打造1支“五老”育人队伍;聚焦未成年需求,以主阵地为基础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N个实践场所”,形成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整体合力。
社区积极利用有限空间打造“青阅”图书长廊、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室、三点半小候鸟课堂、儿童议事厅、“方寸之间看历史”邮票主题教育展厅等活动室,涵盖了德智体美劳的基本要素,创新建立“室内+室外”双线的教育阵地模式,盘活小区内废弃长廊打造户外“四季学堂”未成年人宣讲阵地,与滨海新区图书馆、天津波音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海油工程设计院、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洋中心联合共建,构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基地网络,积极挖掘辖区内思想水平高的“五老”志愿者,打造了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组成的骨干队伍,他们用各自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在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文明指引、红色故事宣讲等各类未成年人关护活动中发挥余热。多项举措使社区五爱教育阵地横向发展,纵向辐射。
突出特色塑品牌 丰富未成年人教育内涵
欧美家园社区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团队成员资源优势,邀请社区“五老”志愿者王金发创立“少邮所学”未成年人教育品牌,共同打造“方寸之间”邮票主题教育展厅,在2025年被滨海新区关工委授牌为“王金发五老集邮工作室”。王金发老师根据辖区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以邮票为载体,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设置“百年历史,铸就辉煌”“渤海明珠,美丽滨城”“国防科技,强军强国”三个板块,将红色经典、历史文化、国防科技等各类未成年人适合及需要学习的题材赋予“方寸”之间,以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为切入口,构建“看、鉴、听、悟”模式实地教育学堂,有载体有故事,让未成年人更加生动形象地“沉浸式”学习与交流,增强邮票文化普及度及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辖区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填补辖区配套教育资源短缺的空白。
通过“少邮所学”项目,社区五爱教育阵地累计开展了32场青少年教育实践活动,同时王金发老师以邮票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了“传承延安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邮小见大,方寸见证辉煌党史”“少年当自强 科技强国梦”“初心不改传承雷锋精神”等共计8大类52节的邮票主题特色育人课题,使社区育人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受到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好评,同时还辐射了辖区周边四所幼儿园、三所小学,成为他们的校外教育实践课堂,促进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发展,在惠及辖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同时扩大了社区五爱阵地的影响力,增强了社区五爱教育阵地的社会实践效能。
抓住亮点强实践 拓展青少年教育途径
社区“五爱”教育阵地实施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项目化运作,以“五老”队伍为依托设置红色教育、文明实践、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不同未成年教育实践项目,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开展“津彩非遗,老少同享”项目助力辖区未成年人文化传承发展,通过课程理论和动手实践两方面引领孩子们深入了解泥人张、风筝、掐丝珐琅、扎染、簪花等非遗技艺,并在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开展文化市集,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打造“议口童声”项目助力社区治理,创新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形式,让孩子们作为“小小社区议事员”关注校园或社区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话题,每期议题邀请专业领域辅导员予以指导,让辖区未成年人学习社区治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定期对表现出色的“小议事员”进行表彰,鼓励他们持续关注社区建设,达成“童”心协力、“社”彩纷呈的双赢局面。“绿意时光,为家充‘植’”“绿色环保新风尚,垃圾分类我先行”等各类实践项目在两年多以来开展实践活动近百场,未成年人受众达千余人次。通过一场场精彩活动串珠成线,社区五爱教育阵地成为助力辖区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长主课堂。(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北街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