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制约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作为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中职教育的重点专业,在培养农村幼儿教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探索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对于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具有一定的意义。
发挥优势,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当前,中职学前教育正在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赋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中职学前教育为乡村振兴输送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幼教人才,既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短缺的难题,又为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和文化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培养目标契合乡村需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向与乡村幼儿园的需求高度契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中职教育不仅传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融入乡村文化和环境特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教育需求。
课程设置贴近乡村实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包括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开设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幼儿游戏与指导等专业课程,还涉及乡村文化和环境的特殊性,开设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课程,能够满足乡村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需求,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乡村教育的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可以根据乡村幼儿园的实际需求,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等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幼儿园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幼儿教师,还可以直接影响乡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对乡村儿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通过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乡村儿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
创新路径,产教融合与特色课程“双轮驱动”
为了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中职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路径,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乡村特色。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中职学校与乡村幼儿园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建实训基地,构建无缝对接的实训体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例如,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幼儿园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乡村需求的幼儿教师,结合幼儿园的人才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同时,聘请乡村幼儿园的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前教育学生搭建多元实践平台,实现校园协同发展。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乡村特色。中职学校根据乡村幼儿园的实际需求,强化乡村特色,培养学生的乡村情怀和乡土文化认同感。如增设乡村教育课程,开设乡村教育概论、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乡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融入乡土文化元素,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感和传承意识。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乡村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了解乡村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教育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应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和鼓励教师下园实践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为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幼儿教师提供了保障。
健全保障机制,构建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动中职教育深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亟待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协同、长效保障”的发展机制,培育具有乡村特色的优质教育生态。
政府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职教育的财政投入,努力整合资金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就业政策,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职毕业生到乡村幼儿园就业,乡村学前教师的定编定级予以适度政策倾斜,完善相应的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和考核激励等制度,增强乡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宣传,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
深入问诊把脉,逐层推进帮扶思路。通过送教下乡研训活动,联系行业内的高级专家、学前教育教研员、教学名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针对乡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具体的送教计划,提升全县幼儿园管理与保教水平,促进学前教育领域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实现学前教育城乡均衡优质发展。
中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需要多方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职业院校要立足自身办学特色,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着力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学前教育等紧缺专业建设,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张飞(作者系射阳开放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