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月亮,与夏日的萤火虫一样,打开了孩子们的浪漫想象和诗意世界。三十年前的放学路,释放了孩子们在学校一天收获的小惊喜、小秘密,也消解了孩子们在学校一天积累下来的小情绪、小纠结。没错,放学路上的花花草草、清风树荫,跳动的蚂蚱、飞舞的蝴蝶、嗡嗡的蜂蜜,还有“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小溪畔、“疑是惊鸿照影来”的浅水上······处处生长着收放自如的生命弹性。
时至今日,放学路上景色变了,放学路上的“伙伴”也变了——那就是再忙碌的父母,也会来接孩子一起回家。放学路上,无论是行走还是乘车,这是一段多么难得的“亲子时间”啊。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依然要释放了孩子们的小惊喜与小秘密、消解了孩子们的小情绪与小纠结。更重要是的,让“放学路”成为每个孩子的“生命课堂”。反诈防骗,拒绝霸凌,远离毒品,安全出行······孩子们向家长们讲述听来的真实故事,家长们向孩子们讲述关于生命哲理的古今小故事,在“双向奔赴”中完成生命教育的闭环。
在这“生命课堂”里,尊师重道、友爱同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5年5月10日,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在春季高考途中勇救突发心梗同学的事件,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社会的多个维度。从敢救、能救、会救,反映了一名学生尊师重道、友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获得补考机会,是对其救人善举的最好褒奖,也是对生命教育的有力回应。完成补考后,姜昭鹏第一时间去看望了同学,谈笑间,友谊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在这“生命课堂”里,树立强国有我、科学报国的鸿鹄之志,是个人所向、是时代所需。山东核电1、2号机组商运发电,核能供暖工程“暖核一号”交出靓丽“绿色答卷”,“国和一号”“华龙一号”等大国重器项目,为烟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这里澎湃着核电青年人才的坚守和创新。我国首次海上航天试验发射、首次海上航天热发射、世界首艘海上火箭发射船研发设计等重大工程……这里闪耀着东方航天港集团海上火箭发射及回收技术攻坚团队的“青春答卷”。这支由75人组成的团队,35周岁以下青年达60人,占比达80%。他们是新时代航天精神的传承者,也是我国海上发射从无到有、从初试锋芒到多点开花的见证者与亲历者。
要想上好“生命课堂”,应该如何跟孩子相处?诗人纪伯伦在《论孩子》中写道:“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让我们在放学路上,与孩子分享这一首诗吧。在一次次“双向奔赴”中,我们必将会懂得:放学路,是孩子们与家长们共建共享、共同成长、一起向未来的“生命课堂”。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