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正式通过,并定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幼儿园“去小学化”的话题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法规明确规定,幼儿园不得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幼儿教育的又一次重要改革。
长久以来,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纷纷开设识字、拼音、速算、英语等课程,将原本应是游戏和探索的幼儿园生活,变成了提前的“小学课堂”。这种“抢跑”的教育方式,不仅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更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通过游戏、探索和互动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而“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以单向的知识灌输取代幼儿自发的探索与互动,不仅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种行为没有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过度的教育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强行拨快了他们的发展时钟没有把握住学生的关键期,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学前教育法明令禁止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幼儿群体给予了最温柔的呵护。
幼儿园“去小学化”,就是要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幼儿园应摒弃传统的小学化教学方式,注重孩子的天性发展和兴趣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增加更多与孩子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自然探索、社会交往、艺术创作等。同时,还可以引入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此外,幼儿园“去小学化”还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阶段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品德、习惯、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量的积累。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形成共识,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幼儿园“去小学化”的目标。
此次学前教育法叫停幼儿园“小学化”,无疑是对幼儿教育的又一次重要规范。它释放出一个清晰而强烈的信号: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为他们提供一个快乐、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护航,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健康、聪明、有创造力的新一代。(裴石中心校 廖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