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海西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青海省工作要求,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综合施策,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监管,持续巩固校外培训各项治理成果,推进“双减”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促进校外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治理基础。一是海西州委、州政府 高度重视“双减”工作,为全州“双减”工作指明推进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由教育、宣传、发改、市场监管、银保监局等17 个部门的海西州“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组织保障,研判工作形势,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二是组建州级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队伍、 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校外培训项目鉴别和培训材料管理专家委员会三支队伍,人数达110人,对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活动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鉴别等,有效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进一步做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机构监管,落实治理要求。一是按照文化艺术类、体育类“谁审批、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依托“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不断强化监管。二是根据资质重审和全流程监管工作的开展,分类施策,限期整改。三是督促培训机构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严防恶意涨价,加强预收费监管。各主管部门强化对培训材料审核、备案管理和抽查巡查,尤其是对培训内容及材料的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从严把关,保证培训正确方向。
开展专项行动,巩固治理成效。一是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治理, 州“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州发改、科技、财政、文旅、市监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和常态化巡查整治,紧盯重点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着重 从“教材选用、人员管理、收费监管、合同使用 、广告宣传”等方面,对全州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治理,截至目前,共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2次,排查机构48家,查处整改问题39个,已全部整改完毕。 二是聚焦防范治理学科类隐形变异、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防范化解退费问题、强化安全管理等重点任务,全面排查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情况,确保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培训活动,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校外培训行为更加规范,截至目前,监管平台内48家机构全部实现平台全流程监管 ,核验通过率达100%,支付开通率达100%。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主动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不断拓宽监管途径, 坚持“发现一起、取缔一起、打击一起”,从速从严处置,依法依规开展校外培训治理,进一步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助力全州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主流媒体,通过微信群、家长会、一封信等形式,积极宣传科学育人理念,加强党的教育方针和“双减”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校外培训作用,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倡导家长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课缴费,共建良好有序的教育环境,从根本上扭转校外培训乱象,树立起校外培训治理“好形象”。
上一篇:课间延长五分钟,带来了哪些变化?
下一篇:北京市中小学教资考试7日启动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