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2025年“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启动仪式暨“汇谷计划”人才交流会活动在北京市平谷区举办。46所高校、190支实践队伍、900余名学生将奔赴平谷各村居参与实习实践。
“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是平谷区深入链接首都教育资源,加速教育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汇聚融合的工作品牌。2025年是活动连续举办的第三年,已累计吸引全国175家次高校、3200余名学生参与,21个高校院所与平谷区达成战略合作,南山艺术季、鱼子山电站美术馆成网红打卡地是“千人百村”实习实践的生动答卷;“村课”“村耕”“村播”“村晚”等品牌活动增强了学生学农、懂农、务农、爱农情怀;科技小院、“博士农场”为学生实践成果转化搭建了平台。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实践内容更丰富,安排了“知农、务农、助农、兴农、融农”五大实践内容,学生们将通过开办“乡村知识小课堂”、体验农时“新农人”、变身“青春带货官”、开展“村晚”“非遗”文化赋能活动等形式,施展才华、贡献智慧,为乡村增活力、为村民增收入、为农业增效益。
同时,校地合作更精准。本年度“千人百村”工作设置了“平谷好YOUNG”系列主题活动,包括青来听-政策推介、青来播-直播推广、青来赛-创业大赛、青来聘-直播带岗、青来说-建言献策,吸引青年人才关注平谷、建设平谷;发布镇街“揭榜挂帅”决策咨询课题26个,村居发展项目210个,建立项目课题资金池,鼓励高校共同答题,专家人才主动破题、赋能发展;推出“平谷人才咖啡日”校地企人才交流互动品牌,搭建人才跨界交流、校地资源流通、产业链条融合、智力智慧共享平台。
此外,今年平谷区的支持措施更多元。平谷区为高校师生来平谷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保障,启动“创业北京”农业中关村青年人才创业大赛,围绕高大尚主导产业,赛事设置青年创意、农业食品科技、宠物经济三个特色赛道,吸引高校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奖金池增至100万元。同时,“博士农场”50亩地创业大赛开赛在即,鼓励高校科技成果从平谷转化并拔节生长,优质项目可获最高100万元支持。打造人才优居产品,在现有3个产业集聚区1300余套人才公寓的基础上,开发乡村农宅、优质民宿,纳入安居体系,满足人才多元居住需求。
活动为北京市劳动教育基地、北京市校外教育实训基地揭牌。基地将依托农业中关村学院,打造具备“实景、实事、实活、实操”学生教育实训平台,为首都高质量教育贡献力量。
下一步,平谷区将用好“千人百村”工作抓手,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为高大尚平谷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