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法理学
(课程代码 0567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
A.政治
B.法
C.法的现象
D.法相关的问题
2.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先验的理想法、应然法、正义法的是
A.自然法学派
B.分析法学派
C.社会法学派
D.历史法学派
3.1949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法理学这门学科在中国被称为
A.法政学
B.法哲学
C.国家与法的理论
D.法学基础
4.关于法的本质表述错误的是
A.法的本质是法这个事物的内部联系或内在规定性
B.法的本质是法这个事物中比较深刻和稳定的存在
C.法的本质可以直接感知或触摸
D.法的本质需要通过抽象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
5.下列属于法的行为秩序价值基本内容的是
A.感化
B.协作
C.平衡
D.教育
6.下列属于民法法系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7.下列不属于我国法理学当下采用的法的要素模式的是
A.规则
B.原则
C.概念
D.政策
8.“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该论述属于法的本质若干论说中的
A.正义论
B.神意论
C.自然论
D.权力论
9.关于法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法反映全体人民的意志
B.法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社会规范
C.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D.法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0.西塞罗认为“法是自然所固有的最高理性”,该表述提到的法是
A.真实的法
B.理想的法
C.具体的法
D.形式的法
11.基于法的原理和事理所确立的原则是
A.基本原则
B.具体原则
C政策性原则
D.公理性原则
12.立法的实质是将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力量的意志,上升为
A.社会意志
B.人民意志
C.国家意志
D.政党意志
13.不重视立法技术,立法就会缺乏
A.技术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程序性
14.立法权由一个政权机关行使的立法体制是
A.专制的立法体制
B.制衡的立法体制
C.复合的立法体制
D.单一的立法体制
15.“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指的是
A.立法原理
B.立法思想
C.立法技术
D.立法原则
16.对已制定的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和归纳加工,使其完善化、科学化的活动是
A.法的形式的系统化
B.法的形式的规范化
C.法的形式的技术化
D.法的形式的功能化
17.法的渊源的三项基本要素是
A.原则、原理和原因
B.资源、进路和动因
C.价值、意义和功能
D.形式、实质和内涵
18.法的功能和作用实现的程度和状态是指
A.法的效力
B.法的实施
C.法的实现
D.法的实效
19.下列选项中,适用中国法的对象是
A.在中国领域外的中国公民
B.驻中国外交使节
C.来访国家元首和国家政要
D.来访国家元首或国家政要的配偶
20.存在确定的权利主体而没有确定的义务主体的法律关系是
A.一般法律关系
B.绝对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调整性法律关系
21.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是
A.法律事实
B.法律行为
C.法律关系客体
D.权利能力
22我国在法的溯及力方面采用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轻原则
23.下列选项中,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具有行为能力,先要有权利能力
B.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一体化的
C.儿童具有行为能力却不具有权利能力
D.有些法人具有权利能力却不具有行为能力
24.甲向乙借款50万元用于投资,逾期未能归还本息,乙对甲拥有的权利是
A.对物权
B.从权利
C.对人权
D.消极权利
25.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定解释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定解释是依法进行的,解释文本具有法的效力
B.有权的国家机关和人员对法进行的解释都是法定解释
C.法官对法的解释属于法定解释
D.人大代表对法的解释属于法定解释
26.根据法律行为与法律要求是否一致,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
A.积极法律行为和消极法律行为
B.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性行为
C.抽象法律行为和具体法律行为
D.个体法律行为和群体法律行为
27.属于法律程序内在价值主要内容的是
A.参与
B.非理性
C.结果正义
D.急速性
28.法律思维是
A.全体公民都必须具备的
B.法律职业者的特定执业思维方式
C.仅对全体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一种职业要求
D.大众思维的法律运用
29.以下属于法律文化特性的是
A.不可变异性
B.惰性和再造性
C.不可超越时代性
D.不可融合性
30.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违法
B.法律的特别规定
C.违约
D.严重的失德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31.法律原则中的公理性原则包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无罪推定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E.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
32.有权国家机关变更现行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活动有
A.继受法
B.修改法
C.补充法
D.废止法
E.移植法
33.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基本条件有
A.法律权利的存在
B.法律规定的存在
C.法律现象的发生
D.法律实效的存在
E.相关法律事实的发生
34.在全国范围内有效的法,它的空间效力包括
A.驻外使馆
B.境外的飞行器
C.停泊在境外的船舶
D.公海
E.领空
35.法律责任的种类有
A.违宪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道德责任
E.行政责任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真题和资料可在绿泡泡“shilaoshi885”获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0.法律规则的分类。
41.法要获得有效遵守的条件和途径。
42.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43.正当法律程序的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5.法治和法制的区别与联系。
上一篇:【耶鲁专升本首发】2025河南专升本高等数学全套真题(考生回忆版)
下一篇:2025法硕/法律硕士复试真题810题:中国政法专业课面试真题反馈24年至06年/中国政法大学英语面试真题汇总24年至06年/法硕复试经验汇总/2025中国政法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