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孩子们快乐奔跑的校园里,可能潜藏着一个“隐形”的健康隐患——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病,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在2021年9月30日联合发布的《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明确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列为新生入学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入学筛查如此重要?
入学筛查是预防校园结核病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由于青少年群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加上学习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更容易被结核病“盯上”。通过早期发现潜在感染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校内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全体师生健康的保护。
结核病筛查方法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结核感染筛查方法包括:
1
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2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试验(EC试验)
3
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此次筛查,我院采用结核分枝杆菌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皮肤试验。
(EC)是由大肠埃希菌高表达MTB的ESAT-6与CFP-10的融合蛋白基因,经发酵、分离和纯化后获得的融合蛋白(EC蛋白)制成。
与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对比,有以下优势:
1.特异性高
不受卡介苗接种的影响。
2.操作简便:
采用预充式针管,价格优势明显,方便快捷。
EC试验、PPD试验和IGRA,三者比较如下:
筛查小贴士:
这些事要注意!
操作注意事项:
1.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感)、发热、过敏体质等暂缓接种
2.注射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化妆品、洗浴用品、花露水等
3.注射后,需观察15分钟,无不适再离开诊室。
4.勿搔抓注射部位
5.需再48-72小时返院判读结果。
6.逾期者或需重复检查者,需间隔3个月。
操作部位:
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
结果判定:
阴性(-):
目前没有发现结核感染,可以安心上学啦~
阳性(+):
这提示可能存在结核菌感染,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排查活动性结核病。
如操作部位出现溃疡或全身不适,及时就医。
筛查服务信息
筛查时间:
周一至周五 8:00-17:30
筛查地点: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
咨询电话:
结核病可防可治,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就是最好的保护!让我们携手为孩子筑起校园健康的“防护盾”,让知识的花朵在安全的环境中绽放!
内容来源| 感染性疾病科 张艳丽
编辑排版| 郭梦初
责任编辑 | 田丽媛
煤医院区
花海院区(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