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比没有过本科线更难过的是,超过了本科线50分,而报的志愿全部滑档了。正值高考录取季,当其他孩子正在为录取结果而欢庆时,甘肃考生小林和家人正经历着一次难言的痛苦。
一家人还清楚地记得,录取的最后一天,当儿子颤抖地点开录取查询页面,屏幕上的“暂无录取信息”像一记重拳,狠狠地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明明过了本科线50分,怎么连一个本科都上不了?一家人无论怎样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小林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当姐姐高中辍学后,一家人更是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小林也很努力,在班里也处在中上游水平。无奈他们只是一所普通高中,小林所在的班级也只是普通班,他的成绩也始终在400百分上下徘徊,老师给了定的目标就是上本科。
高考出分了,没想到小林竟然考了424分,比本科线整整高出了50分,一家人为此很是庆祝了一番,觉得这下可以实现目标,上个本科学校没跑了。
填报志愿时,一家人琢磨了又琢磨,认真审定每一个大学,确定好志愿。虽然孩子可选择的学校也不少,可大多是民办本科,学费较高。小林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觉得以自己的分数,报考民办本科完全没有必要,所以都选择了公办本科。家长也觉得民办本科费用大,孩子高出分数线那么多,上一个公办本科没有问题,就同意了孩子的方案。
可没想到,现在竟然查出这样一个结果,这叫一家人怎么接受得了?
这不是个例。听说了小林的事,同样是甘肃的苏同学深有同感地说:“你敢想象吗,去年位次80000多的学校,提档线372,今年竟然变成了460分,我还拿他录保底了,已经全部滑档了。”
一位经常帮人填报志愿的老师分析说,提档线上50分是考生分布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分段,适合这个分数段的院校民办本科较多,为了保住本科的学位,家长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有限的公办学校上。
听了这话,小林的家长后悔不已,觉得自己怕多花学费而耽误了孩子。自己为什么不阻止孩子呢?
还是对风险预估不够造成的呀。
为了保本科,不得不接受学费较高的民办高校,这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见,很多家庭也是很无奈。
一位浙江网友说:超过一本线65分,只能读民办本科的,谁懂呀。
一位广东网友说:好残酷,大部分地方450分都有好的公办本科学校,我们广东500分都没有,只能羡慕外省人了。
一位湖北网友说:今年都卷,过本科线50分,前面填的公办一个没冲上,连看前几年数据99%稳的公办都没有录上,还要花二万上民办,心里的苦真是没地方说。
原来,想上个本科真是那么难呀。
此刻的小林,面临着几种选择:
参加接下来的征集志愿,争取最后上本科的机会(大概率可能还是民办本科);
放弃本科,准备专科录取;
去复读,争取明年考出更好的成绩。
一家人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才好。
屏幕前的你,如果是你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