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大859物流真题,名词解释:
经济订货批量
定义:经济订货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某种物品的需求量确定且均衡使用、不允许缺货、存货单价和订货成本基本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得全年相关总成本(主要包括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达到最低的每次订货数量。
核心目标:
寻找最佳的订货量,以最小化库存管理中的年订货成本与年储存成本之和。
关键模型与假设:
需求稳定且已知:年需求量(D)是已知常量。
瞬时补货:所订货物瞬时一次全部到达。
无缺货:不允许缺货。
货物单价固定:单价(P)不变,无数量折扣。
成本结构固定: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S)和单位存货的年持有成本(H)是已知且不变的。
集装箱运输
定义:集装箱运输
是指以集装箱这种具有标准规格尺寸、足够强度和刚度、适合在多种运输工具上转运的大型载货容器为单元,进行货物运输和组织运作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运输组织方式。
核心特点:
单元化:
以集装箱作为货物装卸、搬运和运输的整体单元。
标准化:
集装箱尺寸、结构、角件等符合国际(ISO)或国家标准,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机械化与自动化:
货物的装卸、搬运主要依赖专业化的机械(如岸桥、场桥、正面吊、叉车等),实现高效作业。
高效率:
显著提高装卸效率,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和货物在途时间。
多式联运:
特别适合组织“门到门”运输,实现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是现代多式联运的核心载体。
安全性高:
保护货物免受风雨侵蚀和途中损失,减少货损货差和偷窃风险。
简化包装:
货物只需简易包装甚至裸装即可装入集装箱,节省包装材料。
主要优势:
提高装卸效率和运输工具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尤其包装和货损成本)。保证货运质量,减少货物损失。简化货物交接手续和单证流程。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和物流系统化。
标准化意义:
标准化的集装箱是实现高效运输和多式联运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