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听说没?今年高考有个211大学‘翻车’了!在广西招了四次志愿都没招满,最后连分数线都不要了,只要过本科线就能报,结果还是没人去!”办公室里,王姐举着手机直咂嘴,“天津医科大学?这名字听着多牛啊,咋就招不满呢?”
我凑过去一看,还真是!天津医科大学,堂堂211、双一流,医学界的“老牌劲旅”,今年在广西的招生直接“遇冷”——四次征集志愿都没招满,最后连护理学(国家专项)都放低了门槛,结果还是“门可罗雀”。这到底咋回事?今天咱就唠唠这所“招不满”的211,看看它为啥“栽”在了广西考生手里!
“硬实力”没得说:211+双一流,医学界的“老牌劲旅”
先说说天津医科大学的底子——这学校可不是“野鸡大学”!它1951年建校,1994年合并天津第二医学院,1996年就进了211工程,现在是天津市、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共建高校,还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8年制医学的2所高校之一,首批试办7年制的15所高校之一。
学科实力更不用说: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全是王牌,8个博士后流动站,7所大学医院,这配置在医学界绝对算“顶流”!可就是这么一所“硬实力”拉满的211,咋就在广西“栽跟头”了呢?
第一次“拦路虎”:国家专项计划,想报报不了!
天津医科大学在广西第四次征集志愿的是护理学(国家专项),这计划听着高大上,但报考条件可严了——考生得有实施区域连续3年以上户籍,父母至少一方得有当地户籍,还得在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读3年并实际就读。
王姐直摇头:“这条件,相当于把大部分广西考生都挡在门外了!比如农村孩子,可能户籍在县里,但高中在市里借读,或者父母在外打工,户籍没迁回来,想报都报不了!”
换句话说,不是考生不想“捡漏”,而是根本没资格“捡”!这就像超市打折,但只允许会员进,非会员连门都进不去,再便宜也没用啊!
第二次“拦路虎”:护理学专业,考生“避之不及”!
就算符合条件,考生也不一定愿意报——为啥?因为护理学专业太“劝退”了!
这专业学啥?基础医学、护理学、预防保健,毕业后当护士,工作强度大不说,薪资还一般。王姐闺女就是学护理的,现在医院实习,天天加班到深夜,月薪才5000多,还经常被患者家属刁难。
“现在孩子都精着呢!他们宁可报计算机、金融这些‘钱途’好的专业,也不愿意当护士。”王姐感慨,“再说了,医学界‘鄙视链’严重,临床医生看不上护士,考生家长也觉得‘学医就得当医生’,护理学自然就成了‘冷门’。”
第三次“拦路虎”:天津太远,交通费也是“隐形负担”!
还有个现实问题:天津离广西太远了!飞机倒高铁,单程至少得6个小时,往返一次交通费就得2000多,大学四年下来,光路费就得小2万!
王姐算了一笔账:“在广西本地读大学,周末能回家,交通费几乎为零;去天津读书,一年最多回两次家,交通费就得4000多,再加上学费、生活费,普通家庭哪扛得住?”
对广西考生来说,与其去天津读个“冷门专业”,不如留在本地读个热门专业,或者去广东、湖南这些邻省,离家近、花费少,性价比更高!
你会为了211名头,去读“冷门专业”吗?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我表弟去年高考,分数够上天津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但他爸妈非让他报本地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现在表弟在本地医院实习,天天被导师夸“有前途”,可他高中同学在天津读护理学,天天抱怨“累成狗”。你说选学校到底该看“牌子”还是看“专业”?如果是你,会为了211名头去读护理学吗?评论区聊聊,咱一起帮更多考生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