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四年级数学的核心重点,本质上是从 “具象运算” 向 “抽象思维” 过渡的关键能力奠基,同时夯实后续学习必需的基础知识点。具体可浓缩为以下四大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核心目标和关键内容:
一、数与代数:运算能力的 “升级攻坚期”
这是四年级数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计算能力的强弱,核心是 “理解算理 + 提升效率”。
大数的认识:建立 “亿级” 数感
关键:掌握亿以内 / 亿以上数的读写、改写(含 “四舍五入” 求近似数) ,理解 “十进制计数法”(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例:能正确读写 “308000500”(读作 “三亿零八百万零五百”),能把 “4567800” 改写成用 “万” 作单位的数(456.78 万)并求近似数(457 万)。
复杂乘除法运算:笔算与巧算的 “分水岭”
关键 1:三位数乘两位数(如 145×24)的笔算法则、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关键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 630÷21、576÷18)的试商技巧(“四舍法”“五入法”)、商的变化规律,以及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 / 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运算律的初步应用:从 “硬算” 到 “巧算” 的跨越
关键:掌握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 ,并能运用这些定律简化计算(如 99×38+38=38×(99+1)=3800)。
小数的初步认识:开启 “小数世界” 的大门
关键:理解小数的意义(如 0.5 表示 “5 个 0.1”),掌握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如 0.8>0.08)和简单加减运算(如 1.2+0.3=1.5)。
二、图形与几何:空间观念的 “启蒙构建期”
核心是 “从直观感知到精准描述”,建立初步的空间逻辑。
角的度量与分类:几何的 “基础工具”
关键:区分直线、射线、线段;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明确度数范围:如平角 180°、周角 360°);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画角(如画出一个 105° 的钝角)。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特殊四边形的 “特征识别”
关键:掌握两类图形的核心特征——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学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从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高)。
位置与方向:用数学描述 “空间关系”
关键:能根据 “方向(如东偏北 30°)” 和 “距离(如 200 米)” 确定物体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如 “从学校出发,向西走 100 米到超市,再向南走 50 米到车站”)。
三、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意识的 “萌芽期”
核心是 “用数据说话”,理解统计工具的意义而非单纯画图。
条形统计图(单式 / 复式)
关键:能读懂统计图中的 “数量” 和 “类别”,会绘制简单的条形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如 “哪个月降水量最多?多多少?”)。
平均数
关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移多补少” 的结果,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掌握 “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 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如 “4 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 135cm、140cm、145cm、150cm,平均身高是多少?”)。
四、数学广角:逻辑思维与策略意识的 “培养期”
核心是 “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不局限于计算,更侧重思维策略。
优化问题
关键:理解 “合理安排时间”(如沏茶问题:先洗水壶,再烧水,烧水时洗茶杯、找茶叶,总时间最短)和 “最优化策略”(如烙饼问题:每次尽量多烙,节省时间)。
鸡兔同笼问题
关键:掌握 “列表法”(适合数字较小的情况)和 “假设法”(核心方法:假设全是鸡 / 兔,再根据脚的数量差调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四年级数学核心重点的 “3 个核心目标”
计算过关:熟练掌握大数乘除、运算律,为后续更复杂的运算打基础;
空间成型:能识别、操作几何图形,用数学语言描述位置,建立空间观念;
思维落地:能通过统计、优化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 “学数学” 到 “用数学” 过渡。
抓住这四大模块和三个核心目标,就能精准把握四年级数学的学习重点,避免盲目刷题,更高效地提升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