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在澄江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始终以师德为魂、以育人为责,用课堂创新打破知识边界,用真情互动化解成长困惑,用职责担当点燃教育薪火,用脚步丈量山区教育的希望之路,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书写着“润物无声”的坚守。
如何用专业叩响学子的心门,又如何以温情照亮成长的征途,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两位老师用他们的育人实践给出的精彩答案。
1
润心育智,立德树人
路居镇中学物理老师 彭涛
彭涛,路居镇中学物理老师。工作以来,他因优秀的履职表现、优异的教学竞赛成绩,荣获市、县多项荣誉。在彭老师看来,教育从不是一场急着要结果的奔赴,而是在细碎的日子里,用耐心当钥匙,去叩开孩子心里的门,用真诚做灯塔,帮他们找准前行的方向,看着他们带着力量,一步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化抽象为具象,育真知于趣闻。
经过十余年如一日地深耕,彭老师对于物理教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心得。他认为,物理教学需要做实验,而且实验的形式越贴近生活越好。因此,他的课堂总是能捕捉到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课堂上,他用吹风机、飞机机翼模型、在细管中漫天飞舞的碎纸片等道具演示出一个个形象有趣的实验,将抽象物理知识具象化。这样有趣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学好用好物理知识的桥梁,也积淀为他在教学技能比拼擂台斩获佳绩的底气。
以参照物明理,用陪伴心育人。
在彭老师看来,孩子们的成长路上或许会像判断“运动与静止”那样偶尔找不准方向,作为老师就要用爱心与智慧为他们引航助力。对于上课不爱听讲、放学后常泡在网吧的学生,他并没有一开始就采取严厉态度进行批评和说教,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课后耐心交流。在他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不仅考入了理想学府,还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破管理之弊漏,树良性之学风。
自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以来,他深入课堂一线展开观察,针对课堂管理松泛、教师备课与上课脱节等问题,与学校领导一同制定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据此开展巡查督课、督促教师备课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同时,他也十分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以严抓每场考试纪律着手整肃学校考风,从为学生统一配齐每一学科的错题本出发,规范学习的全过程。这些精细的管理使得学校教学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2
做照亮童心的“点灯人”
凤山小学教师 张燕
张燕,凤山小学教师。从教多年,张老师以突出而亮眼的教学实绩摘得省、市、县级多项荣誉,更以温暖而坚定的教育实践诠释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本质。她说,教育的真谛是让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亮起一盏灯,自己愿永远做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为每一个孩子亮灯。
在张老师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所以她总是以细致的观察和温暖的引导,为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无论是害羞怯懦的孩子,还是活泼调皮的孩子,她都俯身倾听、耐心观察、适时引导。让害羞的孩子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让调皮的孩子担任班级“安全监督员”,这些恰当的“身份”和“责任”让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熠熠生辉。
于细微处播撒温暖。
在张老师看来,老师不仅要教孩子知识,更要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颗爱的种子。于是,她用细腻的关怀编织着教育的日常。早读时俯身耳语鼓励、批作业时以笑代责、课间的陪伴守护、雨天为学生备伞、冬日里为孩子送捂手的热水,都是她在育人之中的细微处播撒下的温暖。她从不刻意强调“我在爱你”,却让每个孩子都在学习生活瞬间中确信自己被珍视着,让信任、勇气、善良在孩子心头生根发芽。
成为照亮彼此的光。
张老师认为,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传授与付出,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滋养。在她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用耐心守护每一个孩子成长时,孩子们给予她的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清澈朗朗的笑声,以及那些悄然改变的生命轨迹。这些瞬间如光般折射回她的心底,照亮了她作为教育者的初心与热忱。师与生,就这样在岁月的教室里彼此照亮,互为光芒。
上一篇:苏州英国留学中介
下一篇:教师节丨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