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山东省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大班孩子将不再需要缴纳保育教育费。这项政策同样惠及民办幼儿园,家长只需缴纳高出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部分。
近日,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出台《山东省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实施方案》,并先行预拨5亿元补助资金支持政策落地。这是山东在基础教育领域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方案明确规定,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山东省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标准减免。
政策设计体现了极大的实用性:免除标准按照县级以上政府批准的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
举例来说,某民办幼儿园每月收费800元,当地同类型公办园收费500元,政策实施后,民办园大班家长每月只需缴纳300元差额。这种设计既减轻了家长负担,又保障了民办园的运营可持续性。
政策落地,资金保障是关键。方案建立了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担的机制,省级财政根据核定的各市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享受政策儿童人数及分担比例,核定对下补助资金。
流程极为规范:各级财政、教育部门收到省以上资金后,必须及时足额落实市县承担部分。这种自上而下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了政策不会成为“无源之水”。
先行预拨的5亿元补助资金,显示出省政府推行此政策的决心和执行力。
政策设计考虑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除免除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外,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仍享受原有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统一的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政策继续实施,还鼓励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安排经费帮助困难儿童。这种多层次保障体系确保了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方案同时要求健全学前教育投入机制,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项政策将产生多重积极效应。直接为家庭减负——按照目前山东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每个大班孩子家庭每年可节省5000-6000元支出。
提高入园率——价格一直是影响学前教育普及的重要因素,免费政策将显著提高山东幼儿入园率,特别是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入园机会。
促进人口发展——在鼓励生育的背景下,减轻教育负担直接降低了养育成本,与国家鼓励生育政策形成良好呼应。
推进教育公平——所有孩子无论家庭背景如何,都能享受至少一年的免费学前教育,从小起点更加平等。
山东并非首个尝试免费学前教育的省份,但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这一政策具有风向标意义。
从2025年秋季开始,山东的幼儿园大班教室里,孩子们将享受更加公平的起跑线。家长们的那份教育负担,终于可以稍稍放下。
这张时间表不仅关乎钱袋,更连接着未来——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人生最好的开始。
上一篇:罗永浩: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