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mikizhou 编丨KK
9月中旬,一份中国高校名单在外网流传。
名单中有58所中国高校被美国列为 「特别审查对象」,未来签证可能会面临严格的限制。
这58所中国高校包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顶尖学府;
顶尖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信息来源于美国众议院下属的「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一份报告,目的是是通过签证政策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中美人才战愈发白热化。
其实,早在2020年5月,特朗普第一任期就签署了 10043总统令《暂停和限制部分中国留学生及学者入境》,明确限制毕业于国防七子的中国学生获得F/J签证,尤其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航空航天等STEM专业的中国研究生和访问学者。
随后5年总统换来换去,但对中国学生赴美的限制却在不断强化。已经涵盖到了签证审批、学术研究、就业生活方方面面,且呈现出持续收紧趋势…
签证审批
学校及专业名单不断扩大,审查全面升级。
自10043总统令实施以来,「国防七子」拒签率高达92%,敏感专业如量子计算的行政审查周期延长至6-18个月。
如今美国众议院把58所与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列入「黑名单」,意味着毕业于这些院校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想留美,签证很可能拿不到,甚至有签证也会被拒绝入境。
2025 年 8 月在APEC会议期间,中美就留学生问题进行磋商,且得到美方承诺 「简化部分审查流程」,但未实质性放宽限制。
签证申请流程复杂化。
材料要求翻倍:首次申请者需提交过去五年所有社交媒体账号(包括已停用账户)、父母近3年税单及公司营业执照(如适用),资金证明需覆盖I-20 标注费用的 120%并冻结6个月以上。
面谈门槛提高:自 2025年9月起,F-1签证续签必须参加面谈,14岁以下儿童及79岁以上老人不再享受免面谈资格。
拒签率攀升:2025 年中国学生 F-1 签证拒签率达37%,创近十年新高,其中敏感专业申请者的拒签风险是普通专业的3倍。
社交媒体审查泛化。
入境时频繁要求中国学生提供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密码。2025年一名中国哲学专业学生因在朋友圈转发涉中美贸易战内容被遣返,并被限制五年内入境。
频繁的签证审查、社交媒体监控及隐性歧视导致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据哈佛调查,2025年在美中国学生焦虑症发病率较2020年上升67%。
学术限制
卡内基梅隆计算机系 2025 年中国学生的录取比例较2024年下降28%,且要求所有新生提交「技术转移风险评估报告」。
还有更多美国高校通过调整录取要求,限制中国学生。
比如,加州大学系统将托福分数要求提高至105分以上,且不接受拼分;部分TOP 50院校恢复SAT/ACT成绩强制要求,增加「学术诚信档案」。
对中国学生参与联邦科研项目(如 NSF、DARPA 资助项目)实施 「强制披露」政策,部分高校如 MIT、斯坦福,禁止敏感专业的中国研究生进入核心实验室。
OPT与H-1B收紧
没钱别想留下
STEM专业OPT虽然有36个月,但每季度提交雇主评估报告,且岗位必须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非STEM专业OPT缩短至18个月,且禁止跨州就业。
H-1B抽签更加严苛:
按工资等级分配配额,Level1岗位(初级职位)中签率不足5%;要求申请H-1B的雇主需额外支付10 万美元签证费,仅国家利益豁免行业,如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可豁免。
这一政策导致中小型科技公司大幅减少对中国留学生的招聘,2025 年硅谷科技企业的中国实习生岗位减少20%,转向本土招聘。
美国国土安全部提议将留学生在美停留期限限制为4 年,期满后需重新申请延期。2025 年 4 月,超过 1700 名国际学生因 “轻微违规”(如交通罚单)被吊销签证,其中中国学生占比42%。
在各种限制政策的夹击下,赴美留学还走得下去,就只有一条路:
掏80-100万美刀买身份上岸。
没钱?劝你就别去美国。现在留美只适合有1000万教育储备金的家庭,400万上学600万搞身份才有机会。
很多家长还在绞尽脑汁搞什么「多国联申」,选择非敏感专业,避开高风险清单高校,其实都没什么用。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随便出一个政策、扩大下黑名单就能给你拿捏得死死的…
过去的美国或许还能靠努力拼勤奋,洗盘子也能洗出一片天地;现在他们就只认钱…
连洗盘子都是明码标价,不是靠纯纯能吃苦就可以轻松拿下。
上一篇:“极不寻常!” 外媒:美防长召集数百名军方将领下周紧急开会
下一篇:教资有效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