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我感动式的家长,其实特别让老师感到头疼。因为他们的教育方式里,往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专业性也远远不够。
可他们自己却觉得,只要自己付出了、做到了,就是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教育就到位了。甚至他们还会满心困惑,觉得自己都已经这么用心地培养孩子了,为什么孩子还是这么不领情。
他们就会觉得问题肯定出在老师身上,是老师没教好。但实际上,很多老师心里都会带着点鄙夷的想法暗自表示,这跟我们老师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和家长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叫做家长签字。可没想到,随着学习内卷化,这种方式也跟着卷了起来,只是家长们能从这种竞争里玩出什么花样呢?
最近有一位老师晒出了班上一位家长的签字,直接让大家都震惊了——原来还能这么操作吗?这是一个学生的作业本。
上面不仅有老师写给学生的学习意见,还有每天批改作业的痕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黑笔字迹,看字体比较成熟,应该是这位家长写的。
只见这位家长每天都会严谨地把老师留的每一项作业,都认真和孩子交流后,再把孩子的学习状况详细记录下来。
比如哪一篇课文没读好,都会一条不落写清楚告诉老师。这些评语写得比老师给的评语还要多,这种签字方式确实是闻所未闻。
这位老师也挺感动的,觉得能遇到这样的家长,还有什么可求的呢?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全新的家校沟通方式。
但一位北京的老师却对此非常嗤之以鼻,他直接这样评价,说这种签字就是自我感动式的。因为大家可以想想。
要是全班学生的家长都这样做,那可真要让老师头疼了。每个家长都写得好像很认真,老师还得一条一条认真回复。
这对老师来说,就相当于上班要干一份活,下班还得再干一份活。家长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下了班还要当陪读、做保姆。
只是为了配合老师,才强行写这么多字,其实双方心里都不开心。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因为也有不少家长和老师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他们觉得,家长能写出这么多内容,至少说明这位家长素质还不错,也确实在关心学生的作业情况,不然根本写不出这些东西。
况且这样平和的沟通,能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孩子,从而知道该怎么因材施教;甚至还能通过家长指出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只要有道理,老师也都愿意改正。
家长们用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老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长不一定非要把这种签字方式定义成自我感动,其实也可以去问问孩子和老师的意见。
如果孩子的班主任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也希望家长能及时反馈、多沟通,那家长用这种详细的签字方式也没什么问题;
可要是班主任更倾向于简单高效的沟通,那还是尽量简洁为好,有具体事情的时候再针对性地交流就够了。因为这种善意有时候真的会被误解。
老师可能会觉得家长是在故意找事儿,给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量,这样一来,反而把家长的好心当成了坏事。
而且如果孩子也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那这样的付出可能就真的是纯粹在浪费时间。要是家长明知道有问题,却还是一味坚持不改正,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感动。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