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纷扰的当下,大家往往习惯于“传递观点”却疏于“倾听”,真正的教育始于理解,而理解的第一步是“听见”!
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枫丹分园在新学期家长开放日中进行了一场温暖的教育实验——卸下传统开放日里密集的展示,也放缓了热闹的亲子游戏的节奏转而邀请家长们“慢下来”,完成一次从“活动观察者”到“孩子倾听者”的身份转变。
活动旨在传递一个关键教育理念: “一对一倾听”是读懂儿童内心世界最重要的钥匙,也是有效家园共育的基石。相信,当成人放下评判,怀揣真诚与好奇,就能构建起与孩子之间真正的情感链接。
一、为什么要强调“倾听”?
许多家长疑惑: “平时在家也听孩子说话,专门的‘倾听’有什么不一样?” 这其中的差异,正是教师们希望传递的重点。
1.创造专属的倾听时空
期待家长们暂时放下手机、离开琐事,为孩子提供一段不受干扰、高质量陪伴的“一对一”时间。这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仪式,让孩子感受到:“此刻,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2.采用非评判的倾听姿态
引导家长摒弃“纠错式”和“说教式”的倾听,实践“三不原则”:不打断、不否定、不急于给建议。取而代之的是用“然后呢?”;“你当时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等开放式问题,鼓励孩子完整表达。
3.实现平等的沟通站位
鼓励家长蹲下来,与孩子保持平视。物理高度的拉平,象征着心理地位的平等。这种姿态传递出的尊重与安全感,是孩子敞开心扉的前提。
二、倾听中
——我们听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惊喜:
孙辰越 5岁:
这上面有很多的小草,然后机器人在坐着,还晒着太阳,机器人很开心。旁边这是我开心的时候,我在画游戏故事的时候我很开心,我在美工区画画的时候我也很开心,我在搭建轨道积木时我也很开心!
李珺松5岁:
我和李嘉祺讨论给多米诺搭楼梯,开始用的多米诺骨牌,可是楼梯实在是太轻了,我们想利用更多的奶箱搭楼梯,我们试着用胶带把奶箱粘了起来,这样奶箱就变成了小桥和楼梯,把多米诺架的高高的,我还在地下搭了个大城堡,城堡可以把多米诺骨牌通关变得更难。搭完我们就开始通关了,但是通关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我们一碰,小球就能滚下来把所有的都碰倒了,一下就通关,我们都有点不开心,我安慰李嘉祺别不开心了,我们再一起搭个更难的通关,就更好玩啦!
班凯捷5岁:
我在购物中心,里边有观光电梯,里边是我的主人公,里边有两台载人电梯,有一个电梯是载人的,有一个是载车的,b5层是两台电梯都可以载人,负4层和负3层,负2层都可以下去,上面有一个山,必须有车才能上去,因为观光电梯必须到那上面,那是出口,有一个列车,路过了一架飞机。
亢筱茜5岁:
我在阳光房拼了一些字,我拼了一个日字,日字像一个方形的小眼睛,里面的横就是它的小眼珠,在看着我。我还拼了臣字,我觉得它有点像猪小弟盖房子的砖块,我还拼了月字,它像弯弯的小月亮!特别好玩!
徐子科5岁:
我在多米诺玩和窦嘉音一起,一个小问题都没有,窦嘉音搭,我在帮他找粗的,如果没了,窦嘉音就来找,如果这个颜色没了,就用另外一种颜色代替,等搭了很长窦嘉音不小心弄倒了,我有点不开心。
窦佳音6岁:
这是我在玩室内自主游戏的时候,我玩的是多米诺骨牌,感觉很好玩儿。按开始的计划玩到中间时,不小心碰到了,倒了之后又变成了一幅画,那幅画就是一个滑梯通往一条路,后来通往的是小蛇的家。
卢立乾5岁:
今天我和李予晗一起玩三只小猪的游戏,搭了大中小三个房子,三只小猪住进房子里,猪老二发明了飞行器可以飞到天上,他们打大灰狼的时候就可以获胜了,他们就赢了,今天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了这个游戏,我的妈妈扮演了大灰狼,但是他被我们打败了。
陈敬之4岁:
这是能变身的警车,什么样都能变,能变成沙漠废旧轮胎、手机,这是百变警车。能抓小偷,还能野餐,我有三个警灯,小偷会觉得刺眼,不敢偷东西,警车上还有无人机,还可以扫描,还能吸尘,工作完就休息一会儿,只是人很多司机下车可以展示一下空间。
孩子们展现惊人的想象力与叙事能力透露出社会性情感的细腻发展,呈现独特的儿童式理论思考和观察,这些发现印证了教师的观点: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装着一片丰饶而待被发掘的小宇宙,“倾听”就是通往这片宇宙的飞船。
三、家长感悟
——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变
倾听从来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靠近”,活动后,家长们积极反馈~
中一班于治冲妈妈:孩子的想法很直接,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能知道,我以后要更加耐心的听孩子表述,睡前多留时间进行亲子沟通,多关注孩子情绪,引导孩子自主表达。
中一班王婉菲妈妈:孩子想把一切好玩的东西介绍给妈妈,特别会考虑妈妈的感受,一直在不停的问:“妈妈,你觉得这个好玩吗?”表达问题更清晰,有更多的想法。未来在家中,我计划每天和孩子聊天20分钟,分享幼儿园的事和小区里玩儿的事,每天睡前读书,分享对故事的想法。
大一班毕绍枞奶奶:我发现毕绍枞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视角有时候很清奇,让人意外。以后我每天回家问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愿意分享时跟他一块儿讨论并鼓励表扬他,不愿分享时不做过多干预。
大二班张婉瑜妈妈:发现孩子对于事情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的,我原来习惯于帮孩子提出建议,其实孩子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过去我没有特别注意,以后要多倾听。现在计划以后每天会留出15分钟给孩子,倾听孩子的趣事以及内心想法。
四、未来展望
——让倾听从教室延伸至客厅
本次活动以家园共育为核心,不仅搭建起“看见孩子真实模样”的桥梁,更引导家长学会倾听儿童,这既是传递可延伸至家庭日常的互动方法,也是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全新起点!大家共同欣喜地见证了许多家长在实践倾听后对孩子有了全新认知:曾经因不理解产生的误解逐渐消解、孩子隐藏的兴趣被发掘、家长眼中的孩子也因此变得更立体、更鲜活!
倾听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习惯。让“一对一倾听”从幼儿园的小桌子,延伸到家里的沙发、餐桌和睡前床头,在持续倾听中深度理解幼儿,实现家庭与幼儿园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希望家长与教师保持同频,将孩子在家中的重要表现与声音传递给老师,为教育工作提供真实参考;另一方面,教师也会将幼儿在园的成长观察与专业建议反馈给家长,让家园信息高效互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赋能。
未来,富力桃园幼儿园枫丹分园将继续守护并推广这份“倾听的温暖”,通过工作坊、案例分享等方式为家庭提供持续支持。
当家园携手,听见、听懂孩子的声音,他们的思维能得以闪耀,情感能得以安放,成长也会更加完整而充满力量!
上一篇:“扩招成了笑话”,2025考研名额已出,考生懵了,演都不演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