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热,似乎真的正在迎来拐点。

虽然全国总人数尚未公布,但来自各方的信息已经凑出了一个清晰的景象:26考研,人数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25年10月23日22点,北航实时报考人数11800人,已经连续4年报考人数下降了。相比于25年同期数据,报考人数减少了914人,降幅大概为7%左右。

(2)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最后一次公布实时报名情况为10月23日,个别专业报考热度不高,报名数/统考计划小于2,甚至小于1。

不止北航这种顶尖名校,深大这种热门院校报考热度在下降,普通院校也同样预冷。
(3)华侨大学
根据最新的网报数据(截至10月21日), 华侨大学26年全日制报考人数为2552人。 对比去年人数有所减少。 同时可以发现有部分全日制专业的报考人数<10人。

(4)西安财经大学
西财报考点共报名3191人(相较去年减少479人),降幅超13%,网上确认审核通过2984人。

(5)宝鸡文理学院
考点顺利完成了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的网上确认工作,共有3216名(相较去年减少390人)考生符合我校报考点的各项要求,降幅10.8%。
(6)曲阜师范大学
报考点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工作顺利结束,审核通过1490人(相较去年审核通过人数减少209人),降幅12.3%。
综合数据来看,也确实证实了考研人数大概率还得下降这一事实。
过去,考研是典型的“卖方市场”,院校不愁生源。但现在,情况正在改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更新了2026年工商管理硕士(MBA)等研究生学费减免政策:若按期毕业(即不延毕),则可减免约三分之一的学费,最高可减免15万元。

这一政策的颁布,无非两个原因:
1、考研人数下降,学校需要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来‘抢生源’;
2、用这种政策来刺激学生按时毕业,提高培养质量。
如今,时代变了,考研已经不是前几年的“群体狂热”了,而是逐渐变为个人选择。当众多不确定因素摆在面前,考不考、考哪里、考什么,每一步都需要你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