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实践|行走的思政课 鲜活的育人书
开心田螺
2025-11-16 21:05:21
0

贵州师范大学将“行走的大思政课”开设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赵州桥、卢沟桥、花江峡谷大桥……不同桥梁的历史故事在同一时空交织。

清镇市第一中学特邀花江峡谷大桥的总设计师杨健亲临现场,深情讲述贵州桥梁建设背后的科学精神与奋斗历程;

从小花江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到贞丰红军长征陈列馆,再到花江峡谷大桥,来自贞丰县各小学的学生代表在“行”与“走”中,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真实的体验……

贵州师范大学将“行走的大思政课”开设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现场

一座桥的开通,不仅标志着贵州在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与交旅融合上迈上“新高度”,更是成为贵州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活教材”。

从遵义会址到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从屯堡古韵到阳明心学,从“村超”激情到“村BA”热血,从苗寨风情到侗乡美景……贵州深入挖掘用好本土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课教学空间拓展到社会生活各领域,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融合,着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深入挖掘用好本土思政教学资源”

贵州是红色沃土,全省有革命遗址超2000处。如何把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贯通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鲜活教材?贵州实践的答案是——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年会在贵州师范学院举行

“红色文化贯通大中小学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研究”“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可行路径”“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7月14日至16日,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年会上,“红色文化”成了这场大会的热词。

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陈成玉参加研讨后表示,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要强调“高质量融入”,有血有肉更要有灵魂。

在遵义市文化小学,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常年在遵义会议会址为游客义务讲解。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长征故事,也播撒着红色种子。同一主题故事,被遵义各高校、中学改编为情景教学素材,形成“小学讲解—中学演绎—大学研究”的螺旋上升链条,实现红色基因在同题共研中纵向贯通。

兴义一中学子走进“中国天眼”

兴义一中学子走进“中国天眼”FAST核心区,通过沉浸式学习、工程实践和科学探索,在真实场景中感悟科技魅力;都匀八小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启馆校共建育人模式,以博物馆为课堂,举办形式多样、多维度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看见”民族文化;换上矿工服、学唱工人歌、体验矿工挖矿……六盘水市50名少先队员走进贵州“三线精神”研学旅行基地,沉浸式体验60年代三线建设者们的生活环境,感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这是课堂上不一样的体验,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思政育人的成效,学生用“点头率”投票。贵州持续将本土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让思政课真正“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构建有新意、有活力的学习新场景”

铁索摇曳,枪声在耳畔呼啸而过,炮弹在身边炸裂开来……这不是游戏场景,而是贵州盛华职业学院AI+XR数字思政教学体验中心开展的《跟着走・长征》大空间沉浸项目实践教学现场。

今年6月,该校创新落地AI赋能“大思政课”,由该校执行校长孙伟博士领衔校企合作企业共同研发,融合人工智能、LBE大空间等前沿技术,通过AI生成虚拟青年讲解员介绍,高度还原飞夺泸定桥、穿越草地、陕北会师等10个关键历史场景。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AI+XR数字思政教学体验中心开展的《跟着走・长征》大空间沉浸项目实践教学

学习者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成为“长征队伍”中的一员。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苏振兴说,“AI+思政教育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通过技术手段,让书本上的历史‘活’过来,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该校还将《跟着走・长征》对外开放,接待了来自贵州省内各企事业单位、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团队2000余人次学习,推动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流动共享。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数字人课程

在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一场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实践,在AI技术的加持下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在该学院《剧目排练》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AI数字化思政平台”,学生在数字人教师引导下,尽情探索在由宋代美学、贵州地域文化、苗族古籍等构成的元宇宙中;同时,SOI翻转数字化教学,学生又通过翻转课堂,运用数字化工具,将所学的贵州地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形成“数字化思政教学成果案例”“非遗数字化舞蹈案例”等系列,运用于高校原创特色化“文化自信”舞蹈美育建设。

“AI技术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展现出独特的教育价值。”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袁敏表示,通过将元宇宙理念引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不仅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突破了传统空间的限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让教学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在锦屏县民族中学,贵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班为全县各中小学200名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在贵州师范学院,一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吸引全省240余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线下参会,20万人次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云上大练兵线上收看……

立足贵州、辐射全省。贵州师范学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2024年5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贵州师范学院举行

2022年12月,自教育部批准贵州师范学院成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牵头单位以来,该校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市教育体育局、毕节市教育局、黔西南州教育局、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阳一中、普定县第六小学、锦屏县教育和科技局等10家成员单位一起,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该校牵头制定《共同体(贵州省)建设方案》。成立由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牵头高校,中小学等组成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在贵阳、六盘水、毕节、铜仁、黔西南等地,组织召开推进会,促进资源整合共享,构建起“1+1+10+N”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

打造特色品牌。共同体以“思政黔行”特色品牌引领开展集体备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等活动100余场次。2023年8月,共同体与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毕节市委海雀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结对行动。

共同体牵头完成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多彩贵州》课程纲要和教材审定工作

建设示范金课。共同体报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彩贵州新画卷里的思政课”“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网络教学资源,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平台的点击率位列32家共同体第11位。成功申报“黎平会议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省级一流课程,牵头完成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多彩贵州》课程纲要和教材审定工作。

培训师资队伍。共同体在贵阳、北京等地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定向为锦屏县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培训,参训教师达500余人次。思政课教师在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学展示、教学大比武、示范课等活动斩获多项佳绩。2024年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5年获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面向“十五五”,贵州师范学院将继续与各成员单位一起,紧扣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在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教学资源、品牌建设、育人阵地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贵州特色的工作模式,为贵州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

编辑 王雨 徐然

二审 梁瀚泽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杨起:人活着,要讲贡献 杨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煤田地质专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杨起参与筹...
董智豪:以教育与创新为桥梁,打... 在中美教育与创新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一位年轻的华人企业家正以独特的视角和实际行动,重新定义“成长”“...
大专专升本是全日制学历吗?揭秘... 专科生的逆袭,从学历提升开始 CDA数据分析师证书:大数据时代的"黄金证书"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用英日双语发布... 1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X上援引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涉台内容,用英语、日...
【护苗成长】乳源:普法互动+心... 为深化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提升法治意识、筑牢心理防线,营造未成年人成长...
华龙区濮东小学教师参加濮阳市第... 11月14日,濮阳市第二十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在濮阳市子路小学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市...
2026年华东交通大学法硕复试... 2026-华东交通大学(累计7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229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华东交通大学法...
2026年湖北专升本建筑学专业... 湖北专升本考试考查学生了解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快题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与要求,同时掌握建...
11月11日 名师讲坛 王竹立 2025年 与365位名师相约 每天30分钟一讲座 把你的思维带到未曾去过的地方 第2872期 数智...
环境设计专升本考试如何提升手绘... 在湖北统招专升本考试中,环境设计专业多个院校都考查手绘能力,需要考生掌握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和创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