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重专业VS院校,看完才明白,避免“掉坑”指南
每年高考过后最为让家长和学生比较头疼的就是志愿填报,在面对众多院校和专业上,让不少家长和学生迷茫,到底究竟该如何选择,是先选择院校还是先选择专业呢?我相信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呢?尤其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一年一个变化的年景,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份实用的选择指南,帮助大家在纷繁复杂的选项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的就是要了解专业和院校究竟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关于院校我们则是关心更多的是院校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校园文化以及就业资源等。尤其是对于那些名校,有着“光环效应”,引用着更多的学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好的院校是能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更高质量的学术氛围,这就是选择院校的原则。
而对于专业我们则是更关心的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但要从自身出发,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规划去选择专业,只有这样才不会后悔和对专业失去兴趣以及学习的动力,因此在选择专业上一定要选择一个与自身兴趣相投且有利于以后发展或者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这才是选择专业的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
那么在志愿填报上到底是重专业?还是重院校?
我们要从3方面出发,第一点就是以学生的兴趣和优势出发,也可以说要以学生的兴趣优先并兼顾以后的发展去选择专业,毕竟对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样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当然也要考虑到以后的就业,也要确保以后就业的前景和发展。
第二方面就是要考虑院校的实力,这一点在确定专业以后,就要综合考虑院校,考察院校的综合实力尤为重要。而考察不限于学校的排名、学科评估结果、师资力量、科研成果、实习就业情况等,尤其是对于那些专业特色不明显的院校,综合实力成为判断其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一点尤其重要。
第三点就是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灵活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学生是否有考研或考公的准备或打算,还是说毕业以后就就业,当然也要随着社会发展,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可能会发生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准备,这样这样才不至于以后毕业迷茫。
最后要说的是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并非终点,在高考志愿填报上,也是对于学生和家长的一种考验,是考验着家长和学生的判断力与决策力,要记住,凡事没有绝对,也没有百分之百,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最适合的选择,因此在志愿填报上一切尽量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为孩子收藏这份指南。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家长和学生,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郭老师会在第一时间给您回复。如果喜欢郭老师的文章,也可以点一个“关注”哦!郭老师会不断持续发文,为您提供优质信息,陪伴各位家长以及学生在教育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对此你怎么看,有哪些注意事项?欢迎大家把关心的话题写在评论区,我会作为后续选题,希望创作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