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教授“罪己诏”风波:是什么撕裂了高校和学者?
开心田螺
2025-03-20 02:12:09
0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微信公众号,作者李晨阳

导读:在学术圈引发轩然大波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力“罪己诏”事件,正逐渐演变为一场关于高校考核机制与学者职业状态的深度探讨。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一位教授的个人境遇,更折射出当下高校发展与学者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张力,以及学术生态中考核制度的种种争议,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思考。

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力怒发“罪己诏”,其掀起的舆论风波还在持续发酵。

根据公开信息,李力出生于1964年,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法制史和简牍学,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2018年,他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首位“南湖学者”特聘教授,并在该校任二级教授。

2021到2024年间,李力共发表 16篇近40万字的论文,其中有3篇C刊论文(包括两篇视同C刊的报纸论文),其聘请考核成果被判定为“不合格”。

李力在微信群中发言 图源网络

这一原本寻常的考核,因李力愤而退群并在社交媒体持续发声,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那张广为流传的截图里,“发表太难了”“学校要求10%不合格”等表述,引起了许多高校教职人员的共鸣。一时间,关于“论文考核焦虑”“末位淘汰”“非升即走”的讨论大量涌入评论区。

针对公众质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于3月12日下午发布官方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10%末位淘汰”制度,此次考核结果不会导致“非升即走”或“解聘”,只会在薪酬上略有降低“不合格”的原因在于,根据学校试行的教师岗位管理实施办法和《人才引进协议》,李力聘期内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级别明显低于考核要求,未完成所应履行的岗位职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3月12日发布公告

与此同时,李力则声称自己直到考核前才看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岗位职责》这个文件,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来的时候,就讲了 “三不”原则,第一不申报任何课题、第二不报任何奖项、第三不去主动投稿,“因为我过了50岁了,我不想去挤占珍贵的版面,我也不想去求别人发。”

02

这连续剧般的剧情引发了网友的持续热议。

支持、同情李力的人认为,以李力的身份和资历想多发几篇C刊论文并不难,他这几年的论文产出恰恰证明他既没有“灌水”,也没有侵占学生的成果—— “如果每个功成名就的教授都抢着发C刊论文,资历较浅的研究者们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还有自称是该校学生的人现身说法,称李力讲课“干货很多”“讲得跟破案似的,课件里全是自己整理的一手资料”,认为他的治学态度并非“躺平”,“要是连二级教授都扛不住考核压力,那些刚入职的‘青椒’老师还敢潜心做基础研究吗?”

还有不少人的观点非常朴素:都到60岁这个年纪了,还非得那么“卷”吗?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像李力这样的“南湖学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享受着学校提供的优厚待遇,学术产出却这么少,这让众多勤勤恳恳拼事业的“青椒”情何以堪?

更有人从校方角度出发,认为学校也面临着诸如“双一流”评选、财务问题等种种压力,而花大力气、下大成本引进的人才,完不成指标,作不出贡献,当然说不过去。

03

看起来,这场争议早已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畴,正在演变成一场高教群体的吐槽狂欢。那些看起来针锋相对的观点,不仅仅反映了人们对李力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身的看法,更是不同立场、不同身份者的情感认同和情绪投射。

“站教授”的一方,激烈地表达着对量化考核压力的抵触、对看不到尽头的内卷之路的惶恐,以及对某些“学阀”占据大量论文发表资源的愤怒;“站学校”的一方,则更多强调高校发展不进则退的严峻压力,以及对这种压力下高校某些“不近人情之举”的同情和理解。

这看似是高校和学者之间的撕裂,但本质上是激烈的学术竞争、层层传导的巨大压力下,高校和学者双方同时产生的应激状态。

这不禁让人想起很多学者所怀念的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以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为代表的领导层带领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自由思考、精进学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精神文化财富。

与那个“安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时代相比,如今我们的学术条件和学术资源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客观来讲,现在各个层面上的“定量化”“高标准”“严要求”,恰恰是我国学术体系更加成熟规范的表现。但我们也希望看到,制度建设在追求严谨完善的同时,也能留有一些余地;在严格规范高校的办学工作、激励学者多出成果的同时,也可以留出一些空间,让他们不用那么急、那么怕,有机会去追求一些无法量化但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我们期待,每场争议都能成为一个契机,促使高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向更为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方向进步,也提醒学者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初心和职业状态;高校和学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营造更好的学术生态而努力。

来源:科学网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一读EDU观点和立场,如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后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好消息

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教育报告,请使用电脑复制以下链接至浏览器,注册登录 "方略教育研究与院校治理工作台",免费下载近 300份教育报告、专家ppt(需使用电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文阅读理解如何在30分钟内完... 在11+考试中,英文阅读理解部分一般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读完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文章部分往...
2025乡镇公务员重大变革,新... 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2025年乡镇公务员招录制度迎来革命性变革 在当前就业市场日趋严峻的挑战下,国家...
迎新2025|“新生入校的心理... 迎新2025 一见倾“新”共赴韶华 研究生成长经验分享会 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们,在这个新的起...
浙大公布新生数据,这类考生占6... 潮新闻客户端 朱张津 整理 开学在即,近期,浙江高校陆续发布了2025级本科新生大数据,包括录取人数...
“准85后”!211大学副校长... 8月2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方面获悉,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萌拟任教育部直属高校正职,公示时间...
储殷教授杀疯了:揭露大学老师的... 储殷老师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作为大学教师,他不仅因为自己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因为批判和...
迎新时刻|25级萌新看过来:督... 亲爱的新生小伙伴们 大家好呀~ 上次为大家介绍了管科类班级的督导 想必其他班级的同学 也对自己的督导...
温馨提醒|家长必看!孩子这些表... 下周 大中小学将陆续进入开学季 还剩一周调整时间 如何帮孩子收收心 告别“开学焦虑” 以更加饱满的状...
你知道吗?爱丁堡大学本科录取条... 你知道吗?爱丁堡大学本科录取条件?看完你就明白了! 作为一个致力于分享教育资讯的百家号博主,我时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