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双新”“双减”政策,以党建引领教学各项工作,全力做好高考复习备考,我校高三“名师讲堂”于2025年1月6日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由我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张军老师主持,数学教研组金丰老师主讲,主讲内容是《推理、想象之创新思维试题》。
随着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新结构的公布,引入新概念、新运算、新性质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的“新定义”题型悄然兴起。这类题目往往在问题中给出一个全新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性质或情境,要求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并运用这个新定义来解决问题。“新定义”题型宛如一座高耸的山峰,令众多考生望而生畏。然而,这座山峰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攀登路径,就能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妙。
金丰老师从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新结构题型入手,分析题目的背景,题设之间的联系,题目背景之间的联系。并结合学生近期所做试题,从数论背景、组合背景、矩阵背景等三个方面,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新定义”题型的解题策略。
一是要认真读题,准确理解新定义。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对于“新定义”题型尤为关键。同学们要逐字逐句地研读题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新定义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圈画标注。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定义,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翻译”,或者通过枚举辅助理解。
二是分析新定义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新定义虽然新颖,但并非孤立存在,它必然与我们已学的数学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理解新定义的基础上,同学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这种联系,将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旧问题。
三是从多角度入手,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新定义”题目时,单一的数学方法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同学们综合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日常要多注意积累总结,每做完一道新定义题目后,都要进行总结反思。分析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思考是对新定义的理解不到位,还是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时出现了偏差。同时,要将这道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思考能否将其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题目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适当拓宽数学知识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定义题型。
“新定义”题型属于高考考试中对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金丰老师的专题讲座从多个方面为全体高三学生做了精细有效的讲解,对全面提升数学思维、精准备考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主讲教师简介:
金丰,中学一级教师,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教练员,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在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任教,担任数学教师、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曾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辽宁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市优秀教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荣获辽宁省首届普通高中数学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国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优课,大连市高中数学学科优质课一等奖,大连市普通高中数学学科说题比赛一等奖等。多次承担市级、校级公开课、观摩课、专题讲座,多次参与省级、市级课题,参编《高中数学联赛模拟试题精选》等。
来源:教务处
初审:马爽
校对:李悦欣